“泰始三年,沈攸之、吴喜北败于睢口。诸城戍大小悉奔归,虏遂进至淮北,围角城,戍主贾法度力弱不敌。诸将劝太祖渡岸救之,太祖不许;遣军主高道庆将数百张弩浮舰淮中,遥射城外虏;弩一发数百箭俱去,虏骑相引避之,乃命进战,城围即解。迁督南兖徐二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持节、假冠军、督北讨如故。”—...
西晋泰始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召任李密为太子洗马(太子侍从官)李密不想去,上书《陈情表》,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委婉拒绝司马炎的召令。司马炎看了李密的这封奏书后,感慨于他的才华,也被他的孝心感动,停止对他征召。李密在祖母去世服丧期满后,应召赴任太子洗马。一次,司空(名誉宰相)李华故意对李密说:“你对诸...
年号(年份)[公元] 月份 事件 备注 267年 晋泰始三年 吴宝鼎二年 1 司马炎立皇子司马衷为皇太子。 《晋书卫瓘传》:卫瓘认为司马衷愚钝,常欲告司马炎废之,遭皇后贾氏暗恨。此事当为咸宁四年以后,因与太子事相关,权置于此处。 2 3 司马炎初次令二千石官服丧三年。晋白昼如黄昏。晋罢武卫将军官,以李憙为太子...
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诏颁晋律,共20篇,称《泰始律》。《泰始律》为南朝沿用,影晌深远。1.《泰始律》的主要成就在于:(1)从刑名中分出《法例》篇,完善了刑律总则的内容;(2)精简律令,律文和字数均较汉律大为精简;(3)将律和令明确分开,“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解决了汉以来律令混杂、矛盾的局面;(4...
【题目】。泰始三年(267)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但因他曾仕蜀汉,而今成了亡国贱俘,怕引起晋武帝的猜疑,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于是写下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
《资治通鉴》1009集 宋纪十四宋明帝泰始三年(丁未,公元467年) 39 2024-08 5 《资治通鉴》1008集 宋纪十三宋明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466年) 24 2024-08 6 《资治通鉴》1007集 宋纪十三宋明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466年) 45 2024-08 7 《资治通鉴》1006集 宋纪十三宋明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466年)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元帝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晋王司马昭令贾充定法律令,到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修律完成,称为《泰始律》,即《晋律》。《晋律》篇目较汉《九章律》增加了十一篇,而条目仅汉律的十分之一。晋律的文字比较简约,律文只有“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言”。《晋律》...
大森林2024对《《资治通鉴》1009集 宋纪十四宋明帝泰始三年(丁未,公元467年)》发表的评论:是呀,听了近三个月
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修订的新律,史称( ) A. 《律表》 B. 《泰始律》 C. 《唐律疏议》 D. 《律本》 相关题库:中国法律思想史 > 下载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计算机硬盘主引导扇区包括( )。 A. 主引导程序 B. 出错信息存放...
2、《晋律》颁发行与张杜注律西晋泰始三年,晋武帝诏颁《晋律》(又称《秦始律),对汉魏法律继续改革。(1)精减法律条文,行成20篇602条的格局。(2)在刑名律后增加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3)对刑律分则部分重新编排,向着“刑宽”、“禁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注意:在《晋律》颁布的同时,律学家张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