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儒林外史》中的泰伯祠大祭地点在南京,可是泰伯在吴地就是精神的象征,更何况是正统的吴地苏州呢!苏州的泰伯祠,让人回想起吴越争霸的往事,寄托着儒家儒生对传统礼乐文明的思念。如今,这些东西也如同《儒林外史》中的描画一样,被束之高阁了。我算越人后裔,出生于吴根越角,在吴地看来也许是蛮荒之邦吧。...
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通过生动的笔触,详细描绘了泰伯祠大祭的盛况。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参与祭祀活动,展现出了他们的信仰和敬畏之心。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一情节,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如封建迷信、官僚腐化等。 泰伯祠大祭对《儒林外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使得小说在讲述...
儒林外史泰伯祠大祭概括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
《儒林外史》之泰伯祠祭祀大会泰伯祠祭祀大会 泰伯祠,大祭祀,主祭就是虞博士。 庄老不辞作亚献,三献众人推马二。 衡山少卿做引赞,大赞东崖卢华士。 司祝司麾司玉帛,七十六人全有事。 祭礼盛,祭品全,人叹八十不曾见。 礼乐制度要绵延,传统文化要借鉴。 主办方 迟衡山 宴请嘉宾 杜仪、马静、季萑、金东崖、...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著 大 中 小 话说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乡村,叫做麟绂镇,镇上有二百多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只有一位姓虞,在成化年间,读书进了学,做了三十年的老秀才,只在这镇上教书。这镇离城十五里,虞秀才除应考之外,从不到城里去走一遭,后来直活到八十多岁,就去世了。他儿子不曾进过学,也是教书...
清朝 儒林外史 吴敬梓 著 大 中 小 话说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乡村,叫做麟绂镇,镇上有二百多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只有一位姓虞,在成化年间,读书进了学,做了三十年的老秀才,只在这镇上教书。这镇离城十五里,虞秀才除应考之外,从不到城里去走一遭,后来直活到八十多岁,就去世了。他儿子不曾进过学,...
虞博士到舘去了,這小小廝每早到三里路外鎮市上買些柴米油鹽小菜之類,回家與孃子度日。孃子生兒育女,身子又多病,舘錢不能買醫藥,每日祇吃三頓白粥,後來身子也漸漸好起來。虞博士到三十二歳上,這年沒有了舘。孃子道:“今年怎様?”虞博士道:“不妨。我自從出來坐舘,每年大約有三十兩銀子。假使那年正月里說...
《儒林外史》96泰伯祠遗贤感旧 1177 2020-04 3 《儒林外史》97翰林高谈龙虎榜 1310 2020-04 4 《儒林外史》98中书冒占凤凰池 1094 2020-04 5 《儒林外史》99假官员当街出丑 1136 2020-04 6 《儒林外史》100真义气代友求名 1094 2020-04
儒林外史 第三十六回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 话说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乡村,叫做麟绂镇,黄评:虞博士是书中第一人,故另立传,“麟绂”言此人,便可算得外史中之圣人矣镇上有二百多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只有一位姓虞,在成化年间读书进了学,做了三十年的老秀才,只在这镇上教书。这镇离城十五里,虞秀才...
吴敬梓《儒林外史》36第三十六回 常熟县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贤主祭 话说应天苏州府常熟县有个乡村,叫做麟绂镇,镇上有二百多人家,都是务农为业。只有一位姓虞,在成化年间,读书进了学,做了三十年的老秀才,只在这镇上教书。这镇离城十五里,虞秀才除应考之外,从不到城里去走一遭,后来直活到八十多岁,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