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朗泮沙纸鸢队将蜈蚣风筝送上天空。 之后,征集泮沙纸鸢队队员的信息一发出,不少对风筝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人踊跃报名,“90后”女孩王爱晶便是其中一位。6月8日,泮沙纸鸢队正式成立,共有16名队员,其中超半数为“90后”青年,朝气蓬勃,充...
这只蜈蚣风筝即出自泮沙纸鸢队。“出师”不到一个月,从零开始学习风筝制作的泮沙纸鸢队就站在省级赛事舞台上,和来自深圳、广州、阳江等10座城市16支队伍同台竞技。 10月13日,泮沙村首届纸鸢文化节在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南朗竹林城市文旅综合园)举办。此次纸...
南朗泮沙纸鸢队成功将蜈蚣风筝放飞至高空。随后,泮沙纸鸢队开始招募新成员,消息一传出,便吸引了众多对风筝怀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其中不乏“90后”女孩王爱晶的身影。经过紧张筹备,泮沙纸鸢队于6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共有16名队员,其中超过半数为“90后”青年,他们朝气蓬勃,充满对风筝文化的热爱。许汉良被推...
根据村中老人的描述和绘图,结合到阳江等风筝基地学习的知识,以及查到的非遗方法,泮沙村终于摸索出了能付诸实践的风筝制作工艺。 深中双城记⑤ |来深圳,来中山,寻找属于自己的「阿勒中山这些小众又治愈的咖啡店→ …
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泮,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鸢,高入云端。”“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维妙维肖,奇巧百出。” 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
泮沙纸鸢编辑词条 目录 1基本内容 1基本内容编辑 纸鸢即风筝,被誉为“风筝之乡”的南朗镇泮沙村,位于中山市南朗镇。 历史上的风俗习惯与节气时令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衍生出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南朗与中山其他地方一样,在历史上有:“九月九去登高,戚(扯)高纸鸢望天流,滞运(晦气或邪魔妖气缠身的意思...
10月13日,南朗街道泮沙村首届纸鸢文化节在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南朗竹林城市文旅综合园)举办。 在橙色帐篷区域,创意彩绘纸鸢亲子活动备受期待。此次活动特意邀请了传统纸鸢制作老师和传承人现场为大家讲解泮沙纸鸢的历史,并指引亲子家庭一起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风筝。
泮沙纸鸢重现光辉,风筝之乡唤醒记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不是封存在古诗里的场景,这是许国平小时候的真实回忆。《南朗镇志》中记载:“泮沙村素有‘风筝之乡’的称誉。”生长于斯的许国平,如今虽已年过古稀,却还清晰地记得牵着风筝线跑过的童年。 民国...
10月13日,南朗街道泮沙村首届风筝文化节在广东省风筝协会中山基地举行,传承泮沙纸鸢文化技艺,打造“泮沙纸鸢”文化名片,以乡村文化振兴助推“百千万工程”。 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冯福禄,南朗街道党工委委员欧嘉喜,南...
民国时期,该村村民许航宝参与风筝比赛更是获省“金猪奖”和“风筝能手”称号。为寻回泮沙人对“泮沙纸鸢”文化的集体记忆,中山市南朗泮沙纸鸢队致力于传承和推广“泮沙纸鸢”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泮沙纸鸢”这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