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灭虫精进行全池泼洒,浓度为0.2~0.3克/米³。这种药物对波豆虫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鱼虫清(青蒿末) 使用鱼虫清进行全池泼洒,浓度为0.5~1.5克/米³。青蒿末具有杀虫作用,对波豆虫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二、其他治疗措施 食盐水浸洗 使用3%浓度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15分钟。这种方法可以杀灭鱼体表面的寄生虫,...
Ichthyobodo也称为 costia,中文名鱼波豆虫,是原生鞭毛寄生虫,传播性强、致病快,发现立刻采取治疗。简单了解鱼波豆虫:外观明显的豆形或非常类似逗号。使用鞭毛运动,以一种颠簸的旋转方式四处游动。虫体 5 到 20 微米,比人类头发的宽度(约 50 微米)还小,所以难以检测和诊断,必须借助显微镜识别虫体,这时家...
指示作用:在未发现钟虫的情况下,镜检出现大量的游动纤毛虫,如草履虫、漫游虫、豆形虫、波豆虫,细菌以游离细菌为主,表明水中有机物质较多,处理效果很差。若原来水质较好,突然出现固定纤毛虫减少,游泳纤毛虫增加的现象,预示水质要变差。
一、苦参 苦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杀虫效果。苦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对波豆虫产生强烈的杀灭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苦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煮沸后喷洒在受害植物上。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杀灭波豆虫,还能预防其他害虫的侵袭。 二、黄连 黄连是另一种具有杀虫效果的中药。...
鱼波豆虫病,又叫口丝虫病、白云病。病原体是鱼波豆虫寄生于鱼的鳃丝和皮肤,皮肤上形状一层灰白色的粘液,所以又叫白云病。垂死的病鱼常呆浮于水面,最初1-2天少数鱼死亡,3-4天后出现大批死亡高峰。年龄小的最敏感。流行季节冬末和春季。鱼波豆虫可感染多种温水和冷水性鱼类,比如青、草、鲢、鳙、鲤、鲫、金鱼...
(波豆虫) 1、寄生虫分类上属于原生动物鞭毛虫; 2、虫体侧面观似汤匙样, 正面或顶面观呈梨形或卵圆形,具两根或四根鞭毛,是虫体附着的胞器; 3、虫体大小5.5 -11.5 ×3.1 -8.6μm,是最小的鱼类体外寄生虫; 4、寄生在鱼体上时,通过简单的细胞分裂进行无性二分裂繁殖,分裂之前长出另外两根鞭毛; ...
一、波豆虫的产生和特点 波豆虫,又称水华动物,是一种常见的浮游动物,通常会在温水、滋养物质丰富的水域中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它会通过细胞质内的纤毛进行运动,并在水中产生波浪状的动态效应。 二、波豆虫对鱼苗的危害 波豆虫虽然看起来很小,但它对鱼类的危害却不容忽视。波豆虫常常会...
方法/步骤 1 病原体为飘游鱼波豆虫,亦叫漂游口丝虫。病原体寄生于鱼体鳃、体表及鳍条。2 病鱼早期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体表及鳃黏液分泌增加,寄生处充血、发炎,细菌继发感染后溃烂,鳃小片相互粘连,呼吸受阻,呼吸频率加快,鳃盖微开。3 病鱼离群独游,摄食不良,最终因呼吸困难而死亡该病为世界性疾病,病原...
鱼波豆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鱼类的皮肤和鳃。当寄生虫大量侵袭时,肉眼可见鱼体表面出现暗淡的小斑点,这些斑点周围形成一层蓝灰色的粘液。寄生虫会穿透表皮细胞,导致细胞坏死,这样细菌和水霉菌就容易侵入,引发溃疡。鳃部的病变同样严重,小片的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组织功能受损,鱼会...
简述鱼波豆虫病的病原。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漂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 necator) 1)外部形态:犁形或者卵形,侧腹面微弯曲,有一条达体长2/3纵口沟,生毛体在口沟的前端,从两个基粒长出两根后鞭毛,并插入寄主的皮肤和鳃组织。 2)内部构造: 一个圆形胞核,许多食物粒和一个伸缩泡。 和红血球区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