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波前编码技术是一种即可以提高系统成像质量又可以降低系统种类的“光学-数字”一 体化的系统级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控制离焦以及由离焦引起的像散、Petzval 场曲、色差,还有由装调、温度漂移等引入的类似离焦的像差,在大视场、大焦深的条件下获得接近衍射极限的像质。介绍了波前编码技术的发展过程、理论基础...
波前编码技术消像差的光学成像系统 (57)摘要 一种基于波前编码技术消像差的光学成像 系统,包括前组透射式光学系统(1)、后组透射式 光学系统(2),波前编码元件(3)、焦平面系统(4) 及图像复原系统(5);波前编码元件(3)置于前组 透射式光学系统(1)、后组透射式光学系统(2)的 光阑处,焦平面系统(4)置于前...
一种基于波前编码技术消像差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前组透射式光学系统(1)、后组透射式光学系统(2),波前编码元件(3)、焦平面系统(4)及图像复原系统(5);波前编码元件(3)置于前组透射式光学系统(1)、后组透射式光学系统(2)的光阑处,焦平面系统(4)置于前组透射式光学系统(1)、后组透射式光学系统(2)的焦面...
波前编码光学成像技术(Imaging Technology with Wavefront Coding)是一种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老师Dowski等提出,用在光阑处设置了奇对称相位掩模板的光学成像系统进行景深延拓波前编码成像,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解码而得到景深延拓的光学成像技术。
波前编码技术的基础是模糊函数(AF)理论。 模糊函数是由P.M.Woodward 首先定义的,目的是研 究雷达回波的波前变化。1974 年,A. Papoulis 把模 糊函数的概念引入到了傅里叶光学、菲涅尔衍射以及 相干成像领域 [2] ;1982 年,K.H.Brenner 和 A.W.Lohmann 将模糊函数应用到非相干成像领域, 提出如果把光学系统的...
波前编码光学成像技术(Imaging Technology with Wavefront Coding)是一种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老师Dowski等提出,用在光阑处设置了奇对称相位掩模板的光学成像系统进行景深延拓波前编码成像,再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解码而得到景深延拓的光学成像技术。技术应用 1995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教授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