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革命家终于可以落脚休息,他们反省和思考十一月起义的教训、政治理念与下一步的革命斗争。拥有欧洲最进步革命理念的波兰人因山河破碎而流落他乡,其中的痛苦与激愤,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思考,与其他国家革命思想的碰撞深刻影响了下一阶段波兰文化的主导者,如亨利克·显克微支。这段历史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波兰文明的演变。
至1907年,沙俄已经向波兰派驻了近30万军队,波兰已经难以再发动任何革命运动了,波兰革命也在这一年宣告结束了。 ▲1905——1907年波兰革命 结论 1905——1907年波兰革命是波兰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的一次尝试,尽管革命在沙俄的武力镇压下失败了。但是革命显示了波兰人民愿意为国家独立作出流血与牺牲,并为下一次的独立行动做...
1794年10月24日俄国军队在苏渥洛夫率领下攻陷华沙政府近郊普拉加。取得华沙之后,苏渥洛夫没有过多对华沙居民进行骚扰。科斯秋什科起义失败了。起义只有农民革命家联合才能获得胜利,但是贵族害怕革命,不允许其发展。这也是制约革命成长之一。起义者被镇压之后,俄国、普鲁士、奥国在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第三次瓜分的...
紧接着丹麦、奥地利、乌克兰、匈牙利、罗马尼亚、西班牙、比利时、瑞士、爱尔兰等等国家和地区也因为各种原因爆发了起义和战争,而波兰革命家推动的革命运动史称大波兰起义,或波兹南起义。 波兹南起义 从1830年开始,普鲁士政府的主要政策之一便是与其他瓜分国合力抑制波兰的革命力量,随着波兰人在其他地区的军事活动越来越频繁,...
1791年5月3日宪法的斗争和第二次瓜分波兰。波兰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波兰社会各阶层的进步人士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日益加深了他们对国家内部情况和其所处国际地位的不满。当资本主义在欧洲和在波兰发展的条件下,要使波兰国家免于在政治上的消亡,那只有废除农奴制度,而代之取之以国家的民主改革。
1920年4月的时光里,有个满身风尘的男子,匆匆来到毕苏斯基位于贝尔维德宫的办公室前,轻轻敲开了那扇门。他挺直腰杆,一脸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为了乌克兰独立而不懈战斗的民族革命家,还是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总统呢。而后,他满含期待地恳请波兰能出兵相助,好让他从苏俄红军那儿重新夺回乌克兰的统治大权。我叫西蒙·...
1830年11月19日,一个由年轻官员组成的小团体,受到波兰独立的浪漫主义的影响,发动了一场反对沙皇俄国统治的革命。起义从华沙开始,他们受到了其他秘密社团的支持,响应起义的人数量急速扩张。但是暗杀康斯坦丁大公的计划失败,而且华沙所有上层波兰人都在反对这次起义,康斯坦丁也拒绝了使用武力镇压,而是选择把恢复秩序的任务交...
数以千计的波兰人投入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者的地下工作,奋勇战斗,并最终献出了生命。民主协会在整个四十年代都活跃于奥占和普占波兰,1848革命前夕,民主协会自称其成员包括1500名流亡者,他们大部分身处法国,在布鲁塞尔、伦敦和纽约也有分支。 尽管经历了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欧洲仍然维持着维也纳会议所构建的梅特涅体系。
不仅如此,他们还构想了一个宏大的策略:凭借“世界革命”的响亮口号,赢得波兰工人阶级的倾心支持,并以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为武器,征服波兰民众的心。故而,在华沙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苏俄情报人员巧妙张贴的标语,诸如“世界革命,万岁无疆!”“波兰的工人们,携手并肩,推翻毕苏斯基的统治!”等,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