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囊草膏 取净泡囊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挑起成丝,即得。 【性味与归经】 苦,凉;有毒。 【功能与主治】 杀“粘”,消肿,杀虫,镇痛,解痉,清“协日乌素”,壮阳。用于“粘”性胃痧,结喉,发症,虫疾,脑刺痛,头痛,阳痿。 【用法与用量】 0.5~1g或制膏用。 【注意】 青光眼患者...
中药名: 泡囊草 类别: 蒙药 民族药名: 混-浩日素 民族药名出处: 《无误蒙药鉴》、《认药白晶鉴》 药材来源: 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全草或根及根茎。 出处: 《中华本草》蒙药卷 功效: 杀黏虫,消肿,解痉,止痛,强壮。 主治: 主治胃痛,霍乱,炭疽,肿毒,各种虫疾。 基原信息 来源生物拉丁名: Physochl...
泡囊草,别名:大头狼毒、汤乌普,拉丁文名:Physochlaina physaloides(L.)G.Don.茄科、泡囊草属草本,根状茎可发出一至数茎;茎幼时有腺质短柔毛,以后渐脱落到近无毛。种子扁肾状,黄色。 门 被子植物门 界 植物界 科 茄科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属 杜鹃属 药材名称 泡囊草 拼音Pào NánɡCǎo 英文名 Root or...
泡囊草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见《中国植物志》;学名为Physochlaina physaloides(Linn.)G.Don.,是在1838年正式命名发表的;别名还有大头狼毒、汤乌普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茄科茄族天仙子亚族泡囊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2,分布和生长环境 泡囊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省区;通常生长在山坡草...
泡囊草 泡囊草用于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疮毒;咽喉肿毒;鼻渊,聤耳。 【出处】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拼音名】Pào Nánɡ Cǎo 【英文名】Root or herb of Common Physochlaina 【别名】大头狼毒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chlaina physaloides (L.) G. Don...
这个属名最早是由苏格兰植物学家乔治·唐在1838年发表的。唐在著作中描述这种植物时说:“它们是非常理想的花园植物,开花优雅,能在任何土壤中生长,可以通过种子或无性繁殖,适合妆点早春花园。”泡囊草是一种多年生植物,高度在10到50厘米之间,有多个根状茎。幼时的茎上有腺质短柔毛。叶子是卵球形或三角卵形的,短尖...
泡囊草 Physochlaina physaloides隶属于茄科,脬囊草属。属名 Physochlaina 源自希腊词φυσα,意为:“膀胱”,指花萼中的果实逐渐成熟变大呈膀胱状。该属名称最早由苏格兰植物学家乔治·唐(George Don)1838年发表,他在著作中描述:“这类物种是非常理想的花园植物,开花优雅,能在任何土壤中生长,可以通过...
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oides (L.) G. Don)作为一种珍稀濒危的蒙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具有解痉、消肿、杀“粘虫”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胃肠痉挛、黏症、发症、结喉、脑刺痛等疾病。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利用,泡囊...
泡囊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疮毒;咽喉肿毒;鼻渊,聤耳。 泡囊草 拼音名:Pao Nang Cao 英文名:Root or herb of Common Physochlaina 别名:大头狼毒。 中药泡囊草为茄科植物泡囊草的全草。初夏植物生长茂盛期采全草,阴干。 原形态 泡囊草,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肉质肥大。茎直立,自基部丛生,被...
泡囊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还有解痉消肿的作用。泡囊草为茄科植物,在初夏的时候生长比较茂盛,采全草,然后放在阴凉处干燥,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分布于黑龙江和新疆以及内蒙古地区,味苦性凉。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和痈肿疮毒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以后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