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泛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简介 植物泛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研究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多样性及其对植物生理、生长、适应性和进化影响的科学领域。这个领域致力于理解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如何…
Marcotte实验室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Pan-plant Protein Complex Map Reveals Deep Conservation and Novel Assemblies的论文,报道了通过共分馏质谱法对植物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研究来自13个不同植物物种的超过200万个蛋白质的数量和蛋白互作关联,揭示了植物细胞间共享的稳定蛋白质复合物,并为解释植物遗传学和突变表型...
南美蟛蜞菊这种植物,南方人应该很熟悉。这种植物被市政当作林下空间的一种复绿植被。实际上它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由于林下空间过阴,很多植物长不好,就用南美蟛蜞菊代替其他植物进行复绿。其实还有很多耐阴的植物可以用,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植物。南美蟛蜞菊所到之处,别的植物很快就没了生存空间,繁殖得特别快...
薄荷是可以食用的,是可以泡水的,它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植物,我们在花盆里栽培的话,会发现她长得非常的快,如果把她栽到地上,他在地上泛滥的速度非常的快,它底下的根茎直接到处生长,也是很容易造成我们的小花园里边其他的植物死掉,所以说栽种薄荷尽量的选择盆栽,不要去地栽,否则你想把它铲除也是非常麻烦的。
农村泛滥的植物,网友花30元购买,值不值?自然界中的很多植物,都有特定的生长区域。在产区,它们大量繁殖,长势良好。而在产区之外,就很难见到它们的影子。所以某种植物在某些地区压根不被人们正眼看,泛滥成灾。但在某些地区,它们就是一种新鲜的事物,想养只能通过购买种苗才行。农村泛滥的植物大薸,网友花30元...
地域不同,洋姜的命运和身价就不同了。在北美,洋姜是“入侵植物”,虽然花朵有观赏价值,但是破坏生态平衡,成了人人喊打的植物,而且每年要花上亿资金去清理,还很难完全清除掉呢。但是在中国就不同了,洋姜不仅泛滥不起来,人们还需要去种植,满足人们的味蕾。虽然很多地方已经不种植洋姜了,但是还是很怀念小时候...
新华社昆明8月31日电(记者岳冉冉)为推动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讨未来合作研究方向,首届“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国际前沿学术研讨会”8月28日至31日在昆明成功举行。会议共吸引了国内外近200位代表参加,来自美国、瑞士、英国、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韩国等国家...
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需要国际合作 泛第三极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和密集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北半球植物多样性最富集、最精华、最独特的区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强烈的区域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较大的地区。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单元,青藏高原...
二、植物泛基因组发展历程及泛基因组构建方法 泛基因组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对8个不同的菌株组装成第一个细菌泛基因组。这一开创性工作被2014年首次在野生大豆中进行的植物泛基因组分析所继承,揭示了与疾病抗性、开花时间和种子组成相关的基因存在/缺失变异。这些早期研究表明,泛基因组学有望解开基因组变异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