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斯洛文尼亚,当地的民族主义者在哈布斯堡王朝的框架内,将泛斯拉夫主义思想作为对当地正在蔓延的德国化思潮的反应。 在19 世纪中叶的斯洛文尼亚土地上,早期的斯洛文尼亚民族主义者感觉自己比其他南斯拉夫人更接近捷克人或俄罗斯人,他们在哈布斯堡王朝的改革框架内寻求解决方案。作为对正在进行的德国化的反应,对塞尔维亚-...
泛斯拉夫主义有意识地将寻求种族血亲和文化同源引向对斯拉夫民族的集体认同,既是对19世纪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民族意识不断成熟和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客观历史进程的反应,也是斯拉夫人民政治心理发展的需要,因此以种族和文化相亲为起源的泛斯拉夫主义不可能不上升为政治要求,如果说初始的泛斯拉夫主义是一种民族文化思潮,那么泛...
波罗的海地区,已经被北约重重包围。黑海地区成了俄国所能坚守的最后阵地了,这地方要是再丢了,那估计泛斯拉夫主义,基本就是个笑话了。放弃幻想,回归初心,未必不是一条明路。伴随着北约的步步逼近,俄国泛斯拉夫主义之路很明显走不通了。目前除了白罗斯和塞尔维亚,斯拉夫国家纷纷倒戈北约。能保证基本盘,俄国就已经...
泛斯拉夫主义(Pan-Slavism),这是一个颇为引人入胜的历史话题。它产生于19世纪初,最早在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知识分子中萌芽。这些学者和诗人热心研究斯拉夫各民族的民歌、民间传说和乡村方言,以证明斯拉夫各民族在种族上的亲缘和语言文字方面的相近,试图表现一种共同的斯拉夫意识。 在与西欧民族的交融沟通中,斯拉夫...
《德国和泛斯拉夫主义》是恩格斯创作的政治著作,载于1855年4月21日和24日《新奥得报》。《德国和泛斯拉夫主义》客观地历史地分析了斯拉夫民族遭遇的统治和压迫,有助于各国无产阶级提高对各种民族主义的辨别能力,树立起对待民族运动的理性态度。作品原文 德国和泛斯拉夫主义 一 据可靠消息报道,俄国当今的皇帝给某些...
北约东扩,泛斯拉夫主义节节败退。 北约建立于1949年,当时一共只有12个国家。但这是一个军事组织联盟,苏联国内对此反响非常大,尤其是1955年西德加入北约后,苏联立马拉起一帮小弟建立了华约,以此与北约互相制衡。 所以说,北约东扩,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台词,早在华约还没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大体上可以看看...
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斯拉夫人全部站在反革命一边,而维也纳的资产阶级和匈牙利人站在革命一边 4.2 如果克罗地亚人、潘都尔兵和哥萨克人是欧洲民主的先锋队,如果西伯利亚共和国大使在巴黎呈递国书,那该多好呵!当然,这是美妙的前景;但是,就连最激烈的泛斯拉夫主义者也不要求欧洲民主必须等待这种前景的实现,目前恰好正是...
北约东扩,泛斯拉夫主义节节败退。 北约建立于1949年,当时一共只有12个国家。但这是一个军事组织联盟,苏联国内对此反响非常大,尤其是1955年西德加入北约后,苏联立马拉起一帮小弟建立了华约,以此与北约互相制衡。 所以说,北约东扩,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台词,早在华约还没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大体上可以看看...
在19世纪初,泛斯拉夫主义这一观念开始萌芽于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之间,尤其在那些热衷于探索和研究自己民族特性的人士中。他们通过对斯拉夫各民族民歌、民间传说和乡村方言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种族上的亲缘关系和语言文字的相似性, 这种共同的文化基础促使他们寻求一种共同的斯拉夫意识。斯拉夫民族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