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大部分应属于伊朗内沙布尔地区所生产,是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强盛时期阿拔斯王朝的产品,它们不仅吸收了古罗马和波斯帝国玻璃生产的工艺和精神,又将早期的伊斯兰文化及风格融入其中,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宗教精神的结晶。在伊斯兰玻璃的稀少存世...
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器,大部分应属于伊朗内沙布尔地区所生产,是公元9世纪阿拉伯帝国强盛时期阿拔斯王朝的产品,它们不仅吸收了古罗马和波斯帝国玻璃生产的工艺和精神,又将早期的伊斯兰文化及风格融入其中,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宗教精神的结晶。在伊斯兰玻璃的稀少存世中,无疑,保存完整的法门寺伊斯兰玻璃器的重见天日...
【唐代·琉璃茶盏及茶托】其器透明微微泛有绿色,为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玻璃茶具,这可是我国自己的玻璃技术哦。#博物馆 #法门寺地宫 #玻璃茶具 #唐朝 - 文博大观于2022071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32.4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唐代的琉璃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玻璃,这个杯子于1987年出土于佛教圣地法门寺的佛塔地宫,也是用来供奉佛指舍利的。 1987年,法门寺佛塔在一夜暴雨后倒塌,文物部门决定重新佛塔,在塔基下发掘出了地宫,地宫石门的打开震惊了全世界,共出土珍贵文物1200件,其中的琉璃器有二十多件,制作精美,花纹细腻,令人惊叹。 我国早期的琉璃加...
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件精美的玻璃器皿,各具特色。这件蓝色刻花玻璃盘,其盘中心的纹饰为带有网格纹的方形,方形的四边各对应一个拱门,拱门内有一五瓣的叶子,每个拱门与中间的方形分别组成一个“米哈拉布”。“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语音译,意思为“凹壁”或者“窑殿”,西方译为“壁龛”,是伊斯兰教清真寺的设施之一,设...
法门寺位于陕西宝鸡境内。法门寺始建于东汉,唐高祖改名为“法门寺”,成为唐代皇家寺院。唐代是法门寺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法门寺地宫目前发现最大的地宫,出土大量精美器物,其中有20件富有特色的玻璃器皿。 法门寺地宫 赵宏主编 《中国古代玻璃器皿》 玻璃茶盏及盏托 在出土的玻璃器皿中,有一套玻璃茶盏及盏托十分引人...
法门寺地宫藏刻纹蓝玻璃盘 法门寺地宫出土6件刻纹蓝玻璃盘,均保存完好,图案华丽,刻纹是以在玻璃成器之后,用比琉璃更为坚硬的坚细工具在琉璃表面浅刻花纹,属于冷加工玻璃工艺。 枫叶纹描金蓝色琉璃盘,口径15.9、高2.l、深1.8厘米,重132克。直口尖唇,浅腹平底,盘心微凸。深蓝色,透明。盘心内以枫叶纹描金装饰...
杨良瑶聘使大食更为重要的结果,是给唐朝带回来珍贵而完整的海上丝路的航海日记,这应当就是贾耽记录下来的《皇华四达记》中从广州到缚达(巴格达)的路线,而晚唐入藏法门寺地宫的一批伊斯兰系统的玻璃器,或许也和杨良瑶的聘使大食有一定的联系。 杨良瑶从海路出使大食的背景,是吐蕃乘唐朝“安史之乱”,...
B.晚唐入藏法门寺地宫的一批伊斯兰系统的玻璃器,有可能是经过海上丝路出使大食完成联络任务的杨良瑶带回来的东西。C.沙门悟空从天竺回到长安后中印间的交往就完全断绝了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目前的传世文献、敦煌发现的汉藏语文献材料等能够证明,从晚唐五代直到宋初,中印之间僧侣的往来、经本的流通等始终...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伊斯兰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 即便不论佛家珍宝,玻璃在古代的价值也与黄金宝石无异。玻璃 发明于公元前 16 或前 15 世纪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 不达米亚平原,古代埃及与罗马将之发扬光大。中国也是世界上生产 玻璃器最早的国家之一,至迟在 3100 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