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靖迈制 法蕴足论者。盖阿毗达磨之权舆。一切有部之洪源也。无上等觉入室之神足。摩诃目乾连之所制矣。镜六通之妙慧。晢三达之智明。桴金鼓于大千。声玉螺于百亿。摘藏海之奇玩。鸠教山之胜珍。欲使天镜常悬。法幢永树。众邪息蕃蓠之望。诸子骋游戏之欢。而为此论也。是以佛泥越后。百有余年。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十一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多界品第二十之余 云何欲界。谓于欲境诸贪等贪。乃至贪类贪生。总名欲界。复次欲贪及欲贪相应受想行识。并所等起身业语业。不相应行。总名欲界。云何恚界。谓于有情。欲为损害。乃至现为过患。总名恚界。复次嗔恚及嗔恚相应受想行识...
《法蕴足论》的要义 《法蕴足论》的要义 林崇安 (法光杂志,235期,2009) 一、前言 有关论藏的源流,依据《有部毗奈耶?杂事》的记载,佛灭当年结集完经和律后,大迦叶考虑到:「后世之人,少智钝根,依文而解,不达深义」,所以特别编出经律的本母(摩窒里迦),而后往下传诵;另一方面,舍利弗、目干连、迦旃延...
Calibri;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凡十二卷。印度大目干连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生之著作,故有此称。卷第一
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生之著作,故有此称。全书共分二十一品,即:学处品、预流支品、证净品、沙门果品、通行品、圣种品、正胜品、神足品、念住品、圣谛品、静虑品、无量品、无色品、修定品、觉支品、杂事品...
《法蕴足论》的要义,以下举出「念住品第九」作实例说明。 【1】此论先列出「四念住经」的经文: (01)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 (02)尔时,世尊告苾刍众:吾当为汝略说修习四念住法。 (3a)谓有苾刍,于此内身住循身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
2016年8月29日,农历七月二十七日,玄奘法师开始翻译《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共十二卷,佛陀十大弟子之大目犍连尊者造,唐玄奘法师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是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是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生之著作,故有此称。全书分为二十一品,即学处品...
1 《法蘊足論》 大目乾連造,玄奘法師譯 林崇安編,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 【內觀教育版】2003 學處品第一 嗢拖南曰: ( 1)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 ( 2)爾時,世尊告苾芻眾:諸有於彼五怖罪怨不寂靜者,彼於現世,為諸聖賢同所訶厭,名為犯戒自損傷者,有 收藏 分享 下载 举报 用客户端...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九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觉支品第十五之余 云何轻安觉支。谓世尊说。庆喜当知。入初静虑时。语言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一顺轻安相。入第二静虑时。寻伺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二顺轻安相。入第三静虑时。诸喜静息。由此为缘。余法静息...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凡十二卷。印度大目干连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生之著作,故有此称。 卷第一 学处品第一 稽首佛法僧 真净无价宝 今集诸法蕴 普施诸群生 阿毗达磨如大海 大山大地大虚空 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