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制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群众路线和专门机关工作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3)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 (4)总结自己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5)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6)立足全局、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 (7)...
【解析】 法律制定程序即立法程序,是指有法律制定 权的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补充或废止规范性法 律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步骤和方法。 我国的立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基本程序: (1)法律议案的提出--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名以上联名、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 院、...
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制定法律需要经过法律草案提出;法律草案审议;法律草案的表决与通过;法律的公布四个阶段。其中在草案提出阶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
“法的创制”——源于前苏联,比立法的含义更广,更多强调理论,包含:法的创立、变更以及同立法相关的诸多事物或现象; “法的制定”——立法活动的一个方面:同修改、补充、废止相对应的一种制定新法的活动; “法的制订”——立法准备的一个重要阶段:以拟订法案或对有关方面拟订的法案加以审议、修改、抉择和认可为...
此外,他们也同意了《基本法》草案第36条,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在国家事务中的职权,以确保联邦政府在重要国家事务中具有足够的权力。这一系列的妥协和协议为新《基本法》的制定创造了条件。然而,起草新的《基本法》并不一帆风顺。1949年2月11日,议会委员会完成了草案,并将其提交给占领当局审核。然而,草案未按照...
简述我国法律制定的程序。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依据立法法对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程序的规定,法律的立法程序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法律案的提出。 (2)对法律案的审议。 (3)法律案的表决。 (4)法律案的公布。 经过上述四个步骤,法律的创制即立法过程便告终结。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法的制定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也称“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及其它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即法的立、改、废活动。反馈 收藏
法的制定的生效环节是什么 法律分析: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狭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 查看全文 邹玉杰律师 执业16年 资质认证 2022-01-21 法律的...
导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行政原则,行政合理原则,程序正当原则,诚信原则及高效便民原则,制定行政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便于国家行使公共职能,更重要的是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目标。 一般制定行政法原则有哪些 一、一般制定行政法原则有哪些?
制定金融法应该坚持六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管金融原则,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三是服务实体经济原则;四是坚持专业性与底线思维原则;五是坚持“五大”监管原则;六是坚持数字化智能化监管原则。此外,金融法的立法路径应遵循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构建该法律体系、原则导向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