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规范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工作正式进入“国家法时代”,其每一个条文都在掷地有声地点明这部立法绽放着“国家责任、政府义务、公民权利、社会参与”精神的光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通过,对于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意义重大。什么是法律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条之规定指出,“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
导读:法律援助是指由人民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指导和协调法律服务机构的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什么意思,适用对象有哪些? 一、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人民政...
一、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第二条规定: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Q2.法律援助有哪些服务? 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依法提供下列形式的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第六条 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第七条 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第八条 国家支持和...
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应当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义务。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规范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个人作为法律援助志愿者,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可以组织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和法学专业学生作为...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新制定的《法律援助法》,2022年1月1日,《法律援助法》开始正式施行。咱这就抓住《法律援助法》生效的小尾巴给各位唠唠法律援助(内容有一丢丢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