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型犯罪,如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走私、金融、税收、知识产权、公司管理秩序、市场秩序等经济犯罪、计算机犯罪、恐怖犯罪等频繁出现,尤其是经济犯罪,几乎成了经济领域普遍性的“常态”行为; 5、变态心理犯罪数量的增多; 6、共同犯罪特别是集团犯罪与单位犯罪日益增加; 7、犯罪人构成呈现多元化格局; 8、犯罪区域扩展,...
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
1.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即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2.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包括放火、爆炸、投毒等行为,严重威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3.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走私等行为,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4.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如故意杀人、强奸等行为,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
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具体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等 12 个罪名。
刑事追诉时效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有效期限。一旦超过追诉时效,相关犯罪将不再受到法律追究;而已经提起公诉的案件则可能被撤销或不予立案。由于不同犯罪的性质各异,追诉时效期限也会有所不同。我国是如何确定这些追诉时效期限的呢?过了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者一定不会再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吗?案例回顾 ...
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会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刑罚处分。具体的处分取决于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因素。 刑罚种类的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触犯刑法后,法院会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但在现代,法律不提倡个人之间的以暴制暴,而是由司法部门完成抓捕罪犯、审查起诉、审理判刑的全过程。在此期间,我国规定了“刑事追诉时效”,在此期限内,司法机关可以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诉,但超过期限后,司法机关则不能再追诉。那么,刑法犯罪的追诉时效的具体是多久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
法律分析:一切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案件都是刑事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1,危害国家安全罪;2,危害公共安全罪;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侵犯财产罪;6,妨害社会管... 查看全文 董光智律师 执业3年 资质认证 2022-04-29 刑事犯罪一般包括什么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