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兴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卸甲山山腰,始建于北宋,2009年修复后的法兴寺占地面积大约600亩,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法兴寺主要建筑有大罗宝殿、三祖庙、玉皇庙、娘娘庙、真武殿、灵官殿等等。其建筑格局从前到后依次为密云县文保碑,从寺门一进院落正中建有天王殿,二进院落正中三间殿是大雄宝殿,主殿东三...
慈林山法兴寺,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慈林山的翠云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法兴寺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最初名为慈林寺。景点简介 山上有一座名扬华夏的法兴寺。法兴寺始建于后魏神鼎(后凉吕隆的年号)元年(公元401年)。据说,当年有一高憎云游至慈林山,十分欣赏这里的佛地风光,便...
梁山法兴寺,别名莲台寺,位于梁山虎头峰与雪山峰之间的山坳中,初建于唐朝,重修于清朝,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梁山法兴寺历经风雨沧桑和战火破坏,现存有明、清两代重修龙碑数方、西竺禅师七级墓塔、法兴寺大雄宝殿地基残垣等遗迹。现在的法兴寺仅存大殿、厢房遗址、钟架,抗倭英雄东鲁西竺禅师墓塔、墓碑等。梁山...
法兴寺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历史积淀深厚、文物品类丰富、环境优雅怡人,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游览胜地,更是一处陶冶情操、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的休闲旅游场所。法兴寺因旧址座落于长子县慈林山坳,故初名慈林寺,宋治平年间更名为“法兴寺”沿用至今。寺内现存文物主要有石塔、木构建筑、彩塑、碑刻、琉璃、木雕等...
北京金宝街路北的法兴寺,传为明正德权宦大太监刘瑾的家庙。刘瑾的形象在新龙门客栈中是鲜明的,记得有一个介绍说他是历史上最富的十人之一。建筑物外观看着还是挺美丽的,2002年东城区建国门内危改,由原址平行东移300米至此今金宝街51号,其结构、彩画保存原状,恢复了前檐装修,坐北朝南,明代建筑物。现在不开放。
是法兴寺第一绝 始建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 是我国现存唐代古塔中的孤例 当地人也称“石殿” 通体由不规则的块状岩石堆砌 内外共二层,四壁壁画 组成一个“回”字 ▲唐代石雕燃灯塔位于中轴线偏西 舍利塔之后 圆觉殿之前 是一座形制秀古精美的小型青石塔 ...
🏯 法兴寺,这座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后凉神鼎元年(公元401年)的古寺,最初名为慈林寺。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咸亨四年(673年),舍利塔和两座八角形石塔被增建,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更名为广德寺。唐大历八年(773年),信士董希璇建造了一座长明灯台,俗称燃灯塔。五代时期,麻衣道者修建了山门。北宋治平年间(公元10...
【旅行游记】山西长子县法门寺 法兴寺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慈林镇崔庄翠云山上,1986年被国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始建于北魏神鼎元年(公元401年)。法兴寺因旧址坐落于长子县慈林山坳,故初名慈林寺。唐上元元年(公元674 - 小生君王于20240918发布
法兴寺,旧址坐落于长子县慈林山坳,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神鼎元年(公元401年),现址坐落于山西省长子县东南慈林镇崔庄翠云山上,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法兴寺坐北朝南,现存平面布局为唐代特征,经楼、佛塔在殿之前部,中轴线依次布列山门、舍利塔、圆觉殿和菩萨殿,两厢为关公殿、伽蓝殿和碑廊。现存自唐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