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因因此,现代油气成因理论主要偏向于有机成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指出:油气是由经沉积埋藏作用保存在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机质(即沉积有机质)经过一定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 油气地质学上将沉积剖面中的沉积有机质分为干酪根和沥青两大类。沉积有机质源于生命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丰富的生物有机质的供给...
按圈闭成因,油气藏可分为:构造油气藏,非构造油气藏,复合油气藏。 14.世界上大型油气田主要都是什么类型的油气藏? 答:主要是构造油气藏中的背斜油气藏。 15.油气藏的主要分布规律? (1) 沉积岩厚度大、面积广的晚元古代以后的沉积盆地都有希望发现油气藏。 (2) 生油凹陷内部及其周边的圈闭是油气藏分布的有利...
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陆相烃源岩形成的地质条件、烃源岩类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演化及成烃模式等方面;陆相生油岩发育于陆相深湖-半深湖区,干酪根以I型和III型为主, (2)油源对比,即根据生物标志物和同位素分馏规律的研究,对石油及天然气与可能源岩之间有机母...
这种“石油无机生成”理论认为,无论在陆地还是海底,只要地壳深部存在形成裂隙的地质条件,在那里就可能存在生油构造,生成的石油沿着裂隙运移上来以后,可以聚集成大型油气田。这种理论认为,中东波斯湾地区之所以成为世界石油的主要产地正是因为阿拉伯半岛向东北方向移动,挤压欧亚大陆的伊朗一侧,从阿曼湾至小亚细亚半岛沿线的地壳...
无机成因油气不仅依赖于深层地壳中矿物质的变化甚至可能源于地球内核的高温高压条件。这一发现无疑颠覆了我们对能源资源的常规理解。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无机成因油气地形成过程,就会发现它们的成因机制以及传统油气的成因有着本质的不同。无机油气并不是通过生物残骸的长时间分解以及转化而产生的,而是依赖于地球深层的化学反应...
一、油气成因概述 ❖成因复杂:1.油气为流体,在地下可运移;***发现地≠生成地2.成份复杂:运移受外界影响大→难以判断来源;3.成因涉及多学科综合分析(需要广泛的知识)4.缺乏对石油及其原始母质过渡形式的明确认识。❖焦点与学派:无机成因说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有机成因说晚早期期成成油油说说 (一)油气的...
油气成因理论:①无机成因学说 :门捷列夫(1876)提出的碳化物说;索柯洛夫提出的宇宙说;此外,还有岩浆说、高温生成说等。②有机成因学说:核心即认为油气起源于生物物质。罗蒙诺索夫(1763)蒸馏说;混成说代表波东尼(1906);随后又出现脂肪说、碳水化合物说、蛋白质说等;蒲赛(1973)提出了“地温窗”和“液体窗”概念。__...
一个油气藏存在于一个独立的圈闭之中,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或气-水)界面.只有油聚集的称油藏;只有天然气聚集的称气藏.油气藏生成的关键在于生储盖的组合,即有生油岩、储集层、盖层三大要素,此次是圈运保组合,即圈闭、运移、保护. 油气藏按圈闭的成因分类:构造油气藏,包括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
当“生、储、圈、盖、运、保”全部到位,便形成了油气藏。 时间流逝,岁月更替。世间万物在时间的导演下不断发生着变化。那些生活在几亿年、几百万年前的生物或者自然死亡,或者在造山运动、气候突变、天体碰撞的外力作用下集体灭绝。经过漫长的地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