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取食卵堆周围的松针,将针叶边缘咬成缺刻状,造成枯萎卷缩,呈帚状针丛,一头幼虫一生约取食400—500根松针。油松毛虫在林州市每年有2个危害高峰期,即5月初至7月末;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油松毛虫老熟幼虫在针丛、树干及杂草灌丛、树冠下部结茧。分布范围河北,山西,陕西...
“三北”工程“护绿”行动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指南 油松毛虫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成虫 主要形态特征:成虫,体色有棕、褐、灰褐、灰白等,触角鞭节淡黄色或褐色,节肢褐色;前翅花纹较清楚,中线内侧和齿状外线外侧具1条浅色纹,颇似双重,中室...
油松毛虫是松毛虫科昆虫中分布广泛且为害严重的种类,其学名为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属于鳞翅目昆虫,油松毛虫的幼虫期为5-6月,成虫在7-8月中旬成群飞舞如烟似雾,配对之后产卵,以取食松树嫩叶为主,对油松造成极大的威胁。 二、油松毛虫的危害特点 油松毛虫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虫损害:成虫...
油松毛虫每年有两个危害高峰期,即5月初至7月末和8月中旬至10月上旬。防治策略 主要防治措施 针对油松毛虫的 防治措施包括树干胶带阻隔法和烟雾剂防治法。树干胶带阻隔法需在3月上中旬前完成树干1.5-1.8米处的粗皮环剥和胶带缠绕工作以阻隔上树幼虫;若因阻隔不及时或措施不力造成幼虫上树则可采用烟雾剂防...
虫害名称:油松毛虫 虫害类别:食叶性害虫 危害对象:落叶松、樟子松、红松、油松及云杉、冷杉 受害部位:叶片 发病期:3月、4月、5月、6月、7月、 卵特征:椭圆形,绿色,孵化前为紫红色。 幼虫特征:体长50-70mm,体深褐色,体侧有长毛,花纹明显,鳞片黄色, 少数银白色,横向排列,胸部背面有两条深蓝色闪光毛组成的毛...
1.油松毛虫形态特征 油松毛虫,隶属于鳞翅目枯叶蛾科,是一种以食叶为生的害虫。其形态特征十分鲜明:成虫的翅展范围在45-63mm,雌虫稍长,达到57-83mm。油松毛虫的体色多变,包括棕色、褐色、灰褐色、灰白色以及枯叶色等,触角鞭节的颜色则淡黄或褐色,节枝褐色。前翅上的花纹清晰可辨,中线内侧和齿状外线...
天幕毛虫与油松毛虫在外表和习性上都有显著差异。天幕毛虫的茧大且形似帐篷,而油松毛虫则吐丝下垂。天幕毛虫偏好阔叶树,油松毛虫则针对松树。它们对树木造成的危害也有所不同,天幕毛虫对多种阔叶树构成威胁,而油松毛虫则主要危害松树。这两种毛虫的繁殖和生活习性也有所不同。天幕毛虫倾向于在夜晚...
外观不同、生活环境不同。1、外观不同。油松毛虫外观为绿色,而落叶松毛虫成虫体色变化较大,由灰白到棕褐色。2、生活环境不同。油松毛虫主要生活在油松上,而落叶松毛虫生活在华北落叶松、云杉、臭冷杉等树木上。
在松毛虫上、下树之前,距地面高度1.4m左右,用小喷雾器喷3cm-5cm宽的溴氰菊酯毒环进行阻杀,防治率可达90%以上。 2.烟雾防治法。在5月上旬和8月中旬,于每日清晨4点至上午8点和下午4点至7点,用烟雾机进行熏烟防治,施用药剂15%的灭幼脲,每亩施用药剂80g-120g;高渗苯氧威(1400ML)+氯氰菊酯(400ML)+柴油...
1绥中县油松毛虫的生活史及习性 油松毛虫繁殖能力强,适应也较广泛。在绥中县一年一代(跨两年度),多以4龄幼虫(少数5龄)在树根周围的枯树落叶层下、能活动的石块下、草根盘结和上面有覆盖物的林地凹坑中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5.7℃)开始上树危害,6月中、下旬结茧化蛹,7月上旬开始羽化,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