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由于制作的工序复杂,原料贵,产量不高,利润低,再加上现代工业化产品的冲击,使得制作者明显减少,现急需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 百叟豉油制作技艺于2015年3月被列入第五批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陂头猫头狮舞曾极为活跃,风靡一时。2011年,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被收录入河源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河源市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花朝戏,这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形式,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历史。花朝戏源自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不仅体现了河源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承载着地方文化的独特韵味。花朝戏在表演形式上独具特色,融合了歌唱、舞蹈、说唱等多种艺术元素。其表演内容丰富多样,既...
近日,河源公布了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0项)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4项),提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和管理工作,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文 | 记者 吴...
在河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忠信花灯可算是一绝。这忠信花灯啊,可不像普通的灯那么简单。它就像是一个家族的荣誉徽章,承载着世世代代的情感和故事。每一盏忠信花灯都是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从那精巧的骨架到绚丽的灯纸,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匠心。这花灯啊,骨架就如同人的脊梁,稳稳地支撑着整个灯体,而灯纸就像是...
河源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项) 一、传统技艺(1项) 二、民俗(1项) 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入选项目,共计10项)2024年3月12日 一、传统音乐(1项) 二、传统美术(1项) 三、传统技艺(5项) 四、传统医药(3项) ...
截至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0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81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10人;全市成立了首批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花朝戏和忠信花灯是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据介绍,《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的出版,将有利于更好...
河源江东新区这片土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文化,辖区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像4颗闪耀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文化和品格魅力。 “北帝公三月初二巡游节”现场 北帝公三月初二巡游节 “北帝公三月初二巡游节”于2015年2月28日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非遗项目是河源江东新区古竹镇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始于...
近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发布《关于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名单的公示》,100件产品被列入2023年广东非遗手信公示名单。值得注意的是,河源有2件产品入选,分别是鸿昌记紫金椒酱、河源米粉。http://t.c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