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2024年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在金城江区举行,为市民、群众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铜鼓文化展演。 定音铜鼓演奏《山歌...
保护区现有传世铜鼓1458面,占世界铜鼓藏量2400多面的一半以上;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项目数量位居广西第一;建成未成年人非遗传承基地31处,有多个案例入选全国非遗优秀案例;持续举办21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该节荣列广西三大艺术节之一……...
9月27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河池市人民政府主办,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东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壮美广西 多彩非遗”2024 年广西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暨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在河池市东兰县成功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脉之瑰宝,宛如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
地址: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中路306号 简介: 1、基本情况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企业,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中路306号,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自治区、河池市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实施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的各项建...
春节与铜鼓文化体验 今年春节,让我们在欢歌与美食中感受亲情的温暖。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体验之旅,带你领略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感受不一样的“非遗”文化,欢欢喜喜迎接新春佳节。国家级铜鼓文化...
铜鼓博物馆简介: 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铜鼓是东兰民族文化中的奇珍异宝,在东兰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红水河沿岸的壮家,几乎村村有铜鼓。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要打铜鼓,喜庆吉祥,沿红水河两岸村寨是东兰壮族铜鼓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区。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馆藏传世铜鼓2400多面,其中我国馆藏量1400...
韦万义的伤心故事:我的铜鼓裂了 11月8日,83岁的退休老人韦万义有些伤心。拜访他时,他正在擦拭一面铜鼓,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在抚摸自己的儿孙,嘴里重复着一句话:“我的一面铜鼓裂了!” 韦老是东兰铜鼓重要的收藏家和研究者。第十一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时,县里借用了他的铜鼓,敲打时裂了一个,老人很是心痛,...
河池,这个名字源于其地理位置——澜江畔,雨季时河水充沛,干季则水少成池。这里不仅是世界铜鼓之乡,还藏着许多令人惊喜的景点和特色。🥁 铜鼓文化:河池拥有超过1400面馆藏铜鼓,其中东兰县就收藏了500多面。走进博物馆,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 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区是刘三姐的故乡,这位壮族歌仙的故事代代相传,让...
“我们持续举办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开展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打造毛南族分龙节、仫佬族依饭节等节庆活动品牌,构建‘一县一节’的格局,推动各民族相互交流。”张柏源说。 活态传承推动非遗融入生活 2月13日,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瑶望天下”景区铜鼓齐奏,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办白裤瑶年街节。近年来,南丹县将“千家瑶寨·...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公布最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我区的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榜上有名,成为全国此次共入选的5个保护区之一,也是我区目前唯一入选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最初的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由原文化部2012年底批复设立,位于广西河池市,保护范围为河池市全境,其空间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