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伟,男,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河南大学医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任教。自2009年起,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 Biomaterials, Chem. Commun., J. Mater. Chem., J. Mate...
近期,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黄永伟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黎明研究员团队合作,共同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新型苝酰亚胺衍生物PDIC-DPC。该团队深入研究了这种化合物在肺部的富集机制以及其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尾静脉注射后,PDIC-DPC主要在肺组织中富集。与吡非尼酮相比,PDIC-DPC...
基础医学院纳米医学光子学实验室黄永伟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苝酰亚胺衍生物可在乏氧环境下的肿瘤细胞内获取电子还原为苝负离子。该苝负离子可与氧气等氧化性物质发生级联反应,生成I型自由基类ROS,实现了肺肿瘤高效化学治疗(Angew. Chem. Int. Ed. 2021,60,16215–16223,VIP论文)。 近期,河南大学黄永伟团队和天津理工大...
近期,河南大学黄永伟团队和天津理工大学王铁教授团队合作,以上述研究工作为基础,通过更迭苝湾取代基团制备了三种苝酰亚胺衍生物,研究了苝酰亚胺衍生物能级与ROS产生效率的关系,揭示了苝酰亚胺衍生物引发线粒体氧化呼吸链复合物电子泄露是诱发苝负离子产生的电子来源。苝负离子生成可诱发内源性I型ROS产生,高效杀伤肿瘤细...
值河南大学生物&医学午茶会(Henan University,Biweekly BioMed Seminar,简称“HU-BBS”)创办两周年,6月24日,总第42期、2021年第10期HU-BBS在基础医学院6楼录播室举办。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大学纳米医学光子学实验室主任黄永伟博士应邀主谈“化学和医学的桥梁——非共价键作用力”话题,校内生物学、化学、医...
香港城市大学Chun-Sing Lee与王立代团队联合河南大学黄永伟Adv. Mater.:NIR-II生物窗中共轭小分子对超强光热理论的合理设计 【引言】 近几十年来,光热疗法(PTT)利用光吸收剂吸收光能制造局部热量来消融癌症的新型疗法,且在过去十年取得了巨大进步。对于PTT应用,也已经探索了不同的PTT试剂,包括金纳米结构,2D碳材料,...
近期,河南大学黄永伟团队和天津理工大学王铁教授团队合作,以上述研究工作为基础,通过更迭苝湾取代基团制备了三种苝酰亚胺衍生物,研究了苝酰亚胺衍生物能级与ROS产生效率的关系,揭示了苝酰亚胺衍生物引发线粒体氧化呼吸链复合物电子泄露是诱发苝负离子产生的电子来源。苝负离子生成可诱发内源性I型ROS产生,高效杀伤肿瘤细...
黄永伟,男,1979年10月出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河南大学医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任教,主要从事有机光子成像和肿瘤光热治疗研究工作。自2009年起,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 Funct. Mater.,Che...
黄永伟,博士,河南省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大学纳米医学光子学实验室主任。人物经历 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 (导师:魏志祥 研究员),同年进入河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任教,主要从事有机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