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不得不说春秋莲鹤铜方壶。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共出士一对,学者郭沫若为其定名“莲鹤方壶”,一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系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也是全国已出土青铜器的稀世珍宝,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
展厅:1楼4号展厅 特点:全身装饰浓重奇诡的传统花纹,壶盖周骈列莲瓣二层,中央立一清新俊逸的白鹤,翔其双翅,微隙其喙作欲鸣之状,是春秋时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四神云气图壁画 🖼️ 创作时间:西汉早期 展厅:2楼5号展厅 特点: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
云纹铜禁(春秋时期,13号展厅) 出土于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铜禁整体用失蜡法铸就,工艺精湛复杂。 神兽(春秋时期,13号展厅) 出土于河南省淅川县徐家岭9号墓,集龙首、蛇颈、虎身、龟足、豹尾于一身。在我去过的博物馆里,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珍稀度绝对能排到前三!0 0 ...
杜岭方鼎出土于郑州张寨南街与杜岭街的交叉口,故而得名杜岭方鼎。杜岭方鼎总共出土一对,分为一号和二号,一号在国家博物馆,二号在河南博物院,可能好多人找不到它在哪,它在河南博物院的名字叫兽面乳钉纹铜方鼎。一般青铜器的命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青铜器的铭文来命名,比如,司母戊大方鼎、妇好鴞尊、虢季...
河南博物院有17个展厅,基本陈列是《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占据17个展厅中的10个。9大镇馆之宝,分别是:1、贾湖骨笛,新石器时代,被誉为“中华第一笛”,由鹤类制成,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刻符可知在钻孔前经过了严密的计算。这件骨笛经测试可吹奏七声音阶。2、杜岭方鼎,商代早期,是迄今发现的商早期最大...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这件春秋晚期的云纹铜禁,庄严瑰丽,造型奇妙,铸艺巧夺天工,霸气自然天成,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器物名称:云纹铜禁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器物规格:纵长131厘米,横长67.6厘米,高28.8厘米,身宽46厘米,重94.2千克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点: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 莲鹤方壶(春秋时期):位于一层『4展厅 东周时期』。这是河南博物院前身河南博物馆最早的藏品之一,也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云纹铜禁(春秋时期):位于四层『13展厅 中原楚国青铜艺术』。这是我国最早的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青铜器之一。
🌈 9大镇馆之宝: 1️⃣ 【贾湖骨笛】(一楼1展厅):距今7000-9000年,丹顶鹤骨制成,改写了整部中国音乐史。 2️⃣ 【兽面乳钉纹铜方鼎(杜岭方鼎)】(一楼2展厅):商代前期,现存最大最早最完整的青铜鼎。 3️⃣ 【妇好鴞尊】(一楼2展厅):商代后期,酒器,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现收藏于...
这件青铜器不仅是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更展现了东周时期的工艺巅峰。而另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玉柄铁剑,同样令人瞩目。这把剑出土于河南三门峡虢国国君虢季的墓葬,属于西周晚期。其全长37厘米,剑柄长13厘米,剑身长24厘米,设计巧妙且工艺精湛。剑柄以铜芯为基底,外嵌和田美玉与绿松石,并饰以精美的竹节...
在华夏文明的浩瀚星空中,河南博物院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千年的历史光辉。它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的艺术殿堂,馆藏文物达 17 万余件,其中十大镇馆之宝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历史爱好者的目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河南博物院,领略这十大镇馆之宝的非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