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麻时,由于鲜茎沤麻的机械化收获量大,速度快,因此需要准备充足的劳动力,确保在麻沤完成后能及时将麻捆起来,保证沤麻的质量。总的来说,这种改进的沤麻法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损失,是亚麻产业的一项重要进步。
雨露沤麻是一种利用好气性真菌在适宜条件下的生物处理方法,它通过分解果胶使纤维与木质部分离。这个过程在18℃的最适温度和50%-60%的相对湿度下进行,对设备要求不高,操作简便。雨露沤麻的纤维特性与真菌种类相关,且因其较长的沤制时间,受气候影响显著,需在东北地区8月5日开始,最晚不迟于8月末...
鲜茎雨露沤麻是传统雨露沤麻法的改进,使困扰亚麻业多年的原茎保存问题得以解决。鲜茎沤麻是亚麻拔下就沤,充分利用亚麻收获季节的高温多雨,沤制速度快,时间短,田间损失小。同时麻率、麻质得以相对提高,以机械收获为主,生产成本低。 收获方式:小面积种植可人工拔麻,边拔边铺。麻趟间距10-15厘米。铺麻要均匀一致...
沤麻时间:适于沤麻的起始温度是18℃,一般在每年5月20日-9月1日铺麻,可保证沤麻温度。 沤麻方法:采用48小时向麻层喷水4毫米。5月、9月铺麻,喷水时间在每天上午10时进行,6、7、8月份喷水时间为下午4时。如果自然降水量大于4毫米,减少1次喷水。降水少于4毫米人工喷水补足,以保证麻层湿度在65-75%的最佳状态。
1、一种雌雄同株大麻原茎温水沤麻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 a、原茎分选:按原茎直径、工艺长度和色泽分选,麻捆直径25cm左右,一个沤麻池内只能装入同一质级的原茎; b、原茎装池:麻捆立装、平装、斜装均可,根据麻捆高度而定,尽量加大装载量,装载密度保持在每立方米80~120公斤; c、水位和换水:加水后水面高于原...
此沤麻站秆雨露沤麻法是一种旨在提高亚麻纤维产量和质量的农业技术,特别适用于避免因收获过晚导致的亚麻倒青问题,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首先,通过使用脱胶剂处理亚麻植株,3至4天后,植株会自然死亡,进而启动沤麻过程。这种方法的一大优点是立秆沤麻,它简化了管理流程,并且在雨水充足的条件下,...
沤麻的最佳起始温度为18℃,一般选择在每年的5月20日至9月1日期间开始铺麻,确保了沤麻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具体操作中,有特定的喷水环节,即每48小时向麻层喷水4毫米。对于5月和9月的铺麻时间,喷水时间安排在每天上午10时,而在6月、7月和8月的炎热时段,改为下午4时喷水。这样的安排考虑到了...
方法是将经过微生物脱胶温水沤麻方法所得的沤麻液以沤麻容器容积50%的量加入到沤麻容器中,容器中的亚麻原茎已经经过2~4小时温水的浸泡,再用清水加满沤麻容器,并加温至30℃~37℃,加温的同时向沤麻容器中加入氯化钠和尿素,加入量为每立方米沤麻容器加74~92.6克氯化钠和129.6~231.5克尿素,72~88个小时后,沤麻...
减少水污染的沤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