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9)沙飞/摄 白求恩遗容(1939)沙飞/摄 1940年8月,八路军在百团大战攻占井陉矿时,在战火中救出被日军遗弃的日本小姑娘。 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 沙飞/摄 《鲁迅先生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1936年lO月摄),鲁迅生前最后的留影,被公认为鲁迅照片中最传神的一张。 优待俘虏有水果等,说明八路军真优待,日俘才有反战...
在这里沙飞把自己的镜头当做特殊的武器,不顾危险,跟战士一样冲锋陷阵,他为我们记录下战争的历史,也用摄影为共和国的胜利添力,沙飞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抗战的点点滴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瞬间,沙飞影像成为最真实的抗战史料。 在晋察冀根据地的岁月是沙飞摄影创作的巅峰,在聂荣臻将军的支持下,沙飞完成了历史留给他的使命。
如果要从沙飞的摄影作品中,找出最著名的代表作,许多人会选择他拍摄于晋察冀的《战斗在古长城》。《战斗在古长城》属于一个以长城为背景的系列作品,包括《不到长城非好汉》《塞上风云》《卫士》《八路军在长城上行进》《八路军收复插箭岭》等多幅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最早发表在1943年9月出版的《晋察冀画报》第4...
据日本《宫崎日新闻》2011年1月5日报道,研究中国新闻摄影师沙飞业绩的“沙飞研究·日本之会”已于近日成立,研究会事务局设在都城市。沙飞在日中战争时期拍摄的照片是宫崎县都城市和中国重庆市江津区开始友好交流的契机。该研究会将于近日访问中国,并计划于明年沙飞诞生100周年之际在日本全国各地举办照片展。研究会把...
沙飞作品选 沙飞(1912年~1950年),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1912年5月5日生于广州一个药商家里。幼年就读于广州,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6年10月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及其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震动。1936年12月和1937年6月,分别在广州和桂林举办个人影展。抗战爆发后担任全民通讯社...
沙飞作品《聂司令与日本小女孩》历史背景和详细拍摄过程: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指挥下,向正太铁路东段与日军展开攻击。激战一夜之后,攻占新矿,随后拿下贾庄炮楼、老矿区、井陉煤矿火车站。日方副站长加藤清利及其妻子在炮火中身亡,遗留下两个小女孩,大的五...
沙飞 的作品(4)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6.0全新发布×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Android 收藏评分年份角色 沙飞摄影全集57 8.6 2005摄影 飞向自由的一粒沙55 8.3 2007摄影 中国抗战34 7.8 2015作者 珍藏共和国62019作者 > 我来报错 > 我来补充 >去 沙飞 作者页...
在一篇讨论解放区摄影师沙飞(1912-1950)的讲稿中,历史学家高华对 1930 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化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在中共领导下的组织化左翼(也称激进左翼)之外,尚有游离在组织绝对控制之外的一种个人化左翼(亦称“温和左翼”),高华认为沙飞属于后者。沙飞“很特别”,“没有能够如同大多数前往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一样都实...
这张照片,是沙飞先生的经典作品,它记录了1938年在山西五台山的金刚库,六名八路军战士埋伏在山谷中,准备伏击日军的一幕。【第一部分:战士们的装备与阵型】首先,我们看到埋伏在最前排的两名战士,一名使用机枪,另一名用上了刺刀的步枪瞄准前方。他们坚定的眼神、紧握的武器,展现出八路军战士的决心和战斗力。在...
用沙飞的视角看中国 在本次影会上,原《人民摄影报》总编、摄影理论家司苏实将携著名摄影家沙飞的一系列作品亮相。 这次展出的是由沙飞及其战友在抗战期间拍摄的作品,题材涉及战争场面、政治宣传、农村变化、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农村生活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沙飞的作品约有30幅左右,具有珍贵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