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这位沙白女士20岁时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20余年间共爆发过7次,现在已经发展到肾功能衰竭,需要定期透析治疗。她认为现在的生活没有质量没有自由,于是在年近80的老父亲陪同下花费70万到瑞士做“安乐死”,并在死前以倒计时的方式...
这种就属于非自愿安乐死。 而且在非自愿安乐死(Involuntary euthanasia)下面还有这样的字样:i.e.murder翻译过来就是谋杀。你同意这种说法? 所以,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安乐死也有很多种。有些可能违法! 延伸阅读,之前我还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沙白白 传递的一些理念在急救中也有体现:比如AND 急救科普人,公众号:急救科普...
对于沙白安乐死,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红斑狼疮上,说她不遵医嘱,不吃激素药,任性的晒太阳,到处旅游等不配合治疗的种种行为是给患病人群的负面教材。在我看来,沙白死不死,怎么死,那是她的自由。之前台湾傅达仁安乐死也被媒体报道过,人们只是对安乐死本身进行讨论。而沙白事件不是简单的安乐死问题,是她的种...
但我昨天刷到的这篇发在公众号@七使2022 上的由“沈默之克”原创的质疑文《沙白“安乐死”,疑为网红摆拍》的论据却表现得很充分,分别从沙白视频的IP地址、其父亲的牙齿、沙白身上没有做透析的留置针管痕迹、没有“协助自杀”时的视频记录、甚至她的上海话&英文发音不标准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组完整质疑,很多...
1.沙白争议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讨论持续一周,部分舆论转向对沙白个人的批评,而非对安乐死核心议题的有效讨论。 2.滑坡论证常被误认为逻辑谬误,因为论证过程中各环节的因果关系并不必然,甚至非常微弱。 3.以被动安乐死和主动安乐死为例,反对被动安乐死的人可能会用不支持主动安乐死来反驳,但这样的反驳并不充分。
#沙白安乐死# 注射的最后一刻她会喊停吗…她是上海妹子,红斑狼疮患者,狼疮肾病,目前是尿毒症阶段,必须两天一次透析维持生命)。从20岁走到43岁的生命历程里,她有诸多医生眼里的“任性”:不用激素药物、不注意防晒…她自己清楚的知道走到尿毒症的地步很大程度源于自己的“任性”,但她不后悔。因为这种随性,她去了...
625 去瑞士安乐死的沙白,反转了吗? 今天的节目,将讨论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上海姑娘沙白,今年43岁,海归回国当了托福老师,薪资不菲,之后创业也赚了不少钱。 她会钢琴、拳击、街舞、潜水、跳伞……热爱旅行,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 她体验了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没机会接触的东西,但同时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沙白已经在瑞士“协助自杀”,她的完整过程至今没有在瑞士导向诉讼,更进一步证明她所做的一切完全符合瑞士相关法律法规。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医疗制度也对安乐死的宽容度有所提升! 2022年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就规定,“医疗机构在患者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者临终时实施医疗措施,应当尊重患者生前预嘱的意思表示”...
最近,一位网名叫作沙白的43岁上海女子,在78岁父亲的陪同下,前往瑞士接受了安乐死,引发许多朋友的讨论。支持的人认为,安乐死帮助她结束了痛苦,是一件好事。反对的人则认为,她并没有积极接受治疗,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其实,按照执行的方式,安乐死可以分为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