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中,该地层底部主要由灰白色的中厚层中粒石英砂岩构成,其中夹杂着灰褐色的含砾粗砂岩以及钙质页岩。页岩的出现增添了地层的多样性。在上部,可见灰白色的中薄层石英砂岩,其间嵌有青灰色的薄层生物碎屑灰岩,形成了一幅丰富的岩性画卷。化石记录丰富,包括菊石科的Perisphinctidae种类,如珊瑚Tham...
本论文在系统的收集前人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和路线地质调 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改则东地区晚侏罗统-早白垩统沙木罗组的沉积相特征 以及班公湖-怒江洋盆地的演化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主要认识: (1)综合前人研究资料,结合本次研究成果,将研究区的一级构造单元划分为班 公湖-怒江-昌宁-孟连...
内容提示: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硕士学位论文 题名和副题名西藏尼玛地区上侏罗统沙木罗组沉积特征 及生烃潜力评价 作者姓名陈云 指导 教师 姓名及职称 伊海 生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地质学 论文提交日期2 018年4月论文 答辩 日期2018年6月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成都理工大学( 年月) 答辩 委员会主席/ ...
西藏改则地区沙木罗组中早白垩世晚期闪长玢岩的发现: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板片折返事件的响应
第 卷第 期 年 月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西段沙木罗组的发现及意义谢冰晶 程捷 黄传冠 的扎沓多丑和日土县附近 由于受构造影响强烈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江西南昌 摘要 班公湖一怒江结合带是一条横贯青藏高原中部的重要构造带。在该带西...
1.7.1-3左图:碎屑中长石多为斜长石,呈棱角状、板状,有的有熔蚀现象,有的具阶梯状断口,多具聚片双晶,属更长石类,较新鲜,属晶屑。10×,正交偏光。右图:石英以棱角状为主,有的具熔蚀现象,多属晶屑,少数具变形纹,源于变质岩。10×,正交偏光 1.7.1-4岩屑主要有安山岩(具玻晶交织...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沙木罗组的发现[1] 万方数据
沙木罗组分布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部,其沉积背景、源区性质与班-怒特提斯洋的演化息息相关.为了研究班怒带西段沙木罗组泥质岩的物源特征,探讨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和班-怒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时限,对泥质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显示,泥质岩的ICV、CIA、Al2O3/TiO2、...
摘要 沿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西段出露的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沙木罗组,创名于革吉县盐湖区南部的沙木罗,定义为—套较稳定环境下形成的晚侏罗统—早白垩世滨浅海相沉积.之后众多学者在结合带不同地区分解出“木嘎岗日群”和“沙木罗组”,但二者地层序列划分一直沿革岩性组合差异或粒序变化特征,未获得角度不整合接触...
改则地区闪长玢岩位于藏西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北缘,呈岩脉状侵位在成岩于浅海环境的沙木罗组地层中,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北俯冲造山消减过程的产物,而其岩石成因、地质意义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等尚欠缺详细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发育于改则地区的闪长玢岩,对其开展了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