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瓷人谢振威是浙江黄岩沙埠镇人。他学习越窑、龙泉窑的制作技艺,用当地泥料配制胎土和釉料,试图重现沙埠窑瓷器的光彩。目前,谢振威已经烧制出沙埠窑风格的香炉、执壶、粉盒等器形,并成立自己的青瓷工作坊,全方位展示沙埠青瓷文化。 沙埠窑位于黄岩沙埠镇,是始于晚唐、盛于北宋的一处窑口,目前共发现...
沙埠窑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青瓷村与廿四都村交界处。窑址群包括7处晚唐、两宋时期古窑址点,分别为竹家岭窑址、凤凰山窑址、下山头窑址、金家岙堂窑址、窑坦窑址、瓦瓷窑窑址和下余窑址。经考古调查与发掘,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地层堆积丰厚,出土大量瓷器与窑具标本。北宋中期越窑系窑址分布图 1956...
在中国陶瓷史上,浙东的越窑和浙西南的龙泉窑先后各领风骚数百年,而两者之间存在“缺环”。最新考古成果显示,位于浙东台州黄岩的沙埠窑是两大青瓷名窑在约1000年前的北宋完成“交接棒”的重要枢纽。这一发现也为我国陶瓷考古“填空补白”。图为在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展出的沙埠窑遗址出土瓷器残片。 新华社记者 冯源...
图1 沙埠窑位置示意图 图2 沙埠窑遗址分布图 为全面探索沙埠窑遗址的窑业内涵,并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学术支撑,2019年至2023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联合对窑址群内的竹家岭和凤凰山窑址进行了连续5年的主动性...
遥想古时,工匠烧窑制瓷,这片林木年复一年肆意生长的山丘便为他们提供取之不尽的燃料资源,让沙埠窑的炉火从晚唐五代熊熊燃烧至两宋,绵绵不息。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虽局限了陆路交通的发展,然而密布的河网,宽大的河道造就了发达的水路交通。沙埠溪源源不断的水流既是制瓷必须的水资源,又是运输瓷器的天然河道。
黄岩沙埠竹家岭窑址,位于浙江。遗址概况 沙埠窑遗址位于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和高桥街道之间的三角地带,在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竹家岭、凤凰山、下山头等7处遗址。它最早发现于1956年,打破了陶瓷学界对“台州无瓷”的传统认识。调查显示,这一区域内窑业生产始于晚唐时期,北宋中晚期达到鼎盛,产品器类丰富,可...
沙埠窑顶流!中国古匠人在陶瓷上雕花炫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9-22 17:33:534446736次观看 浙江黄岩灵石寺塔出土的北宋沙埠青瓷香炉,以镂空、刻花、浮雕等技艺制作,整器呈球形,釉色青翠,炉盖以三瓣卷叶缠枝花为主纹。戳视频↑点赞古人匠人匠心! 责任编辑:丁超弋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6 ...
沙埠窑遗址位于沙埠、高桥之间,以凤凰山北麓仙村岭为中心,栅溪(霅溪)两岸呈半月形分布的山坡上,沿山麓共有竹家岭窑址、凤凰山窑址、下山头窑址、窑坦窑址、金家岙堂窑址、下余窑址和瓦瓷窑窑址7处窑址,窑场总面积约达7万平方米,遗物堆积丰富。 1956年12月,沙埠青瓷窑址群被当地群众发现并经文物部门考证,打破了...
沙埠窑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青瓷村与廿四都村交界处。沙埠窑遗址主要包括竹家岭、凤凰山、下山头、窑坦、金家、下余、瓦瓷窑7处晚唐、两宋时期古窑址,窑址群遗物堆积丰富,窑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沙埠窑遗址群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共发掘考古出土遗物20多吨,含上万件青瓷标本,其中可修复文物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