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沐浴兰汤,人们希望洗去身上的尘埃和疲惫,迎接新的生活和机遇。 同时,兰草的香气也象征着吉祥和美好,人们希望通过沐浴兰汤来沾染这份香气,从而带来好运和幸福。 卫生保健: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兰草等草药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因此,兰汤沐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预防皮肤病、保持身体清洁卫生的作用。 这...
现在我们把“洗澡”和“沐浴”混为一谈,其实古人分得很清楚:洗脚为“洗”,洗手为“澡”,洗头为“沐”,洗身为“浴”。屈原《九歌云中君》的开篇第一句:“浴兰汤兮沐芳”,讲的就是用佩兰煮水来洗身,用白芷来洗发。兰汤的“兰”,不是兰花,而是佩兰,它的香气清雅,孔子赞叹它为王者之香。而“芳”是白芷,...
兰汤沐浴这件事,到了明代,就换了材料了。 《五杂俎》中说到了明代,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就是说找不到那么多兰草来泡澡,就抓了五色草来煮了煮泡一泡。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
“沐浴兰汤在此辰”出自宋代晏殊的《端午词·御阁》。“沐浴兰汤在此辰”全诗 《端午词·御阁》宋代 晏殊 沐浴兰汤在此辰,内园仙境物华新。轻丝五彩缠金缕,共祝尧年寿万春。作者简介(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
4.沐兰汤沐兰汤是端午日洗的草药水。兰汤是用艾叶、菖蒲、佩兰等草药煮成的,沐浴其中,防疫健体。下图是一个长方体密闭容器,里面长40cm、宽30cm、高30cm,已经装了一部分兰汤,深24cm。 如果以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右侧面为底面,把长方体容器竖起来放在桌子上,这时兰汤深多少厘米?(6分)30 cm324 cm30 cm40 cm...
▍ 兰汤沐浴的起源 上巳节,这个与水紧密相连的传统节日,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春浴日”。其起源可追溯至古老的兰汤辟邪巫术,以兰草为灵物,其中,兰草作为灵物被广泛应用。兰草那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不仅为重大祭神仪式增添了神圣氛围,更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举行仪式前,斋戒成为必不可少的...
而“浴兰汤兮沐芳”之说,便是对美人兰汤沐浴的描写,而这可能也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关于对美人兰汤沐浴的描写。 古人称沐浴温水为“汤”,常用兰草为玉汤,也就是洗澡水。所谓兰汤,就是在加热洗澡水的时候,把天然兰草和香料投放到水中。经过一番烧煮,兰草中的香精都释放到水里,香喷喷的洗澡水也就出炉了。 至...
浴兰汤兮沐芳,这句古语源自屈原的《九歌--云中君》,描绘了祭祀前的沐浴场景。古人对祭祀活动极为重视,因此设计了一套繁琐而庄重的仪式,其中沐浴更衣作为首要环节,象征着洁净与虔诚。从这句诗中不难看出,祭祀前必须用香草煮水沐浴,旨在洗涤身心,以示敬意。△ 古代的兰汤多样化 实际上,这种用香汤沐浴的...
在古老的西汉时期,《大戴礼》便记载了端午日沐浴兰汤的习俗,那时,兰汤多指用佩兰煎煮的汤水。到了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进一步描述了端午节这一习俗,称其为“浴兰节”,彰显了沐浴兰汤在古代端午节庆中的核心地位。随着时代的演变,明代人在《五杂俎》中记载,因兰汤难得,他们会在端午时节取五色草以...
沐兰汤兰汤是用艾叶、佩兰等草药煮成的草药水,端午日沐浴其中可强身健体。 下图是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容器,它从里面量长40cm,宽30cm,高30cm,其中装了一部分兰汤,深24cm。 如果以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右侧面为底面,把长方体容器竖起来放在桌子上,这时兰汤深多少厘米?(6分)30 cm24cm V30 cm40 cm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