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设置:通常情况下,沿洞身长度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对于填石路段,沉降缝间距不宜大于4m。 特殊位置设置: 在中分带、路肩处、地基土变化处、埋深变化处、地基压力发生较大变化处以及填挖交界处应设置沉降缝。 涵洞进出口与端墙、急流槽、竖井相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新建涵洞与既有涵洞相接处应设置沉降...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基础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间距在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伸缩缝连续地设置在建、构筑物应力比较集中...
1.沉降缝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用途和地基条件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 2.沉降缝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遵循规范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程。 3.沉降缝的位置应考虑建筑物的布局和使用要求,尽量避开重要设备和管线,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4.沉降缝的宽度应根据建...
一般来说,沉降缝的宽度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通常为3-5mm;深度应达到道路结构的中心位置,一般为20-25%的道路厚度;形状应为直线型或弧形,不得设置锯齿形、波浪形等复杂几何形状;位置应避免对车辆行驶产生影响,不得设置在超车道、匝道、坡路等关键位置。 综上所述,砼道路沉...
沉降缝设置规范要求 涵洞洞身、洞身与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必须设置沉降缝,但无圬工基础的圆管涵仅于交接处设置沉降缝,洞身范围不设。具体设置位置视结构物和地基土的情况而定。 1、洞身沉降缝 一般每隔4—6m设置1处,但无基础涵洞仅在洞身涵节与出人口涵节间设置,缝宽一般3cm。两端与附属工程连接...
1. 沉降缝设置原则:- 建筑物平面转折处;- 建筑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较长建筑物适当部位;- 地基土压缩性显著差异处;- 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及分期建造交界处。2. 沉降缝设置规范要求:- 涵洞洞身及其与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必须设置沉降缝;- 无圬工基础的圆管涵仅在交接处设置...
下面是沉降缝设置规范的一些要点和细节,以供参考。 一、沉降缝的意义和作用 1.1沉降缝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建筑物在地基沉降时具有弹性,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和变形,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沉降缝可以分隔建筑物,将其分为多个独立的结构单元,使每个结构单元能够独立进行沉降和变形,从而降低由于整体沉降带来的...
围墙沉降缝的设置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缝隙宽度:围墙沉降缝的宽度应根据围墙的高度和材料的性质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围墙沉降缝的宽度为围墙高度的1-1.5%,最大不超过3%。例如,如果围墙的高度为2米,那么围墙沉降缝的宽度应在20-30毫米之间。 2.缝隙深度:围墙沉降缝的深度应达到围墙的全部高度,并且与围墙...
1. 沉降缝应设置在地基土质变化较大、地基承载力差异显著或墙体高度突变处。 2. 当挡土墙长度超过一定限值时,也应按规定间距设置沉降缝,以确保墙体整体稳定性。 三、沉降缝的施工要点 1. 沉降缝的宽度应根据地基土质、墙体高度及荷载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通常控制在20~30m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