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面人汤”的第二代传承人汤林玉,1926年出生于北京,师从伯父汤子博和父亲汤有益。1953年,他来到沈阳,继承了家族的面塑技艺,并在此基础上注入了“面人就是面神”的灵性。他的创作题材丰富多样,包括花鸟鱼虫、《八仙过海》等大型面塑,以及戏曲人物、民间传说和现实生活场景。他发展出了“揉、...
9. 汤福祥指出,“面人汤”与“泥人张”并称为汉族民间雕塑艺术的两大流派。面人艺术自汉代起就有雏形,清代时发展成为深受民间喜爱的艺术形式。10. 汤麟玉作为“面人汤”的第二代传人,自17、18岁起从北京到沈阳以捏面人为生,后定居沈阳,为当地文化做出了贡献。
提起“面人汤”,很多老北京人都知道一代面塑大师汤子博的故事,其弟汤有益受其真传,兄弟俩在北京街头设摊卖艺,手法精湛、名声大噪,被称“面人汤”。后因汤有益和汤子博各有风格与传人,为避免竞争,汤有益带着儿子汤麟玉来到沈阳发展,岁月沉浮,“面人汤”后人历经几代后,成了纯正的沈阳人,但捏面人技艺始终传承...
编号: 题目:论民间面塑沈阳地区“面人汤”的传承及 发展现状 培养单位:美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名称:美术学 指导教师:** 研究生:陈佳媛 完成时间:2018年3月20日 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 类别 全日制研究生√ 教育硕士 同等学力 I 论民间面塑沈阳地区“面人汤”的传承及发展现状 摘要 沈阳地区的”面人汤”面塑有着...
在中国美术馆以南不远处的东厂胡同,一个简朴的两居室单元房内,笔者拜访了面人汤二代传承人,年近耄耋的汤夙国先生. 陈振清,赵梓娃 - “面人汤”面塑艺术作品集 被引量: 0发表: 2018年 "面人汤"面塑·汤夙国 在中国美术馆以南不远处的东厂胡同,一个简朴的两居室单元房内,笔者拜访了面人汤二代传承人,年近耄耋...
在沈阳,传统“面人汤”的制作工艺中,工具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主要包括精细的竹签、箔铁片子以及剪刀等。这套技艺的传承,以细致的步骤展现,首先是塑造人物头部。遵循着“竖三停,横五眼”的口诀,头部的长度和宽度都有精确的比例,如同橄榄形,再通过拨子在脸的五分之二处雕刻出眉眼,塑造出额头和...
沈阳面人汤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源自民间生活,融于民间生活,美化民间生活,是汉族农耕社会市井生活的缩影,对于研究中国市井文化、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民间雕塑艺术百年来,“面人汤”一直与“泥人张”齐名。面人,俗称江米人,是一门独特的汉族民间...
简介:沈阳皇姑是一档皇姑区内新闻信息与大众共享节目,包含有新闻和报纸摘要,有皇姑新声、代表委员专栏、皇姑民生、皇姑故事等皇姑之声在线收听节目,权威、时效,独家的新闻报道。同时,又是政府与百姓交流的平台。 TA的专辑 更多 新华书话2723 东方画廊1482 一周热点7173 爱我皇姑 故事创意大赛21.6万 讲好皇姑故事创意...
沈阳“面人汤”,沈阳市皇姑区传统美术,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面人汤面塑艺术始于清末,其风格流派由近代面塑艺术家汤子博先生(1882—1971)创立。“面人汤”的创始人汤子博的弟弟汤有益也是一位面塑工艺大师。汤子博擅长做佛门人物,汤有益则擅长做古典戏剧人物。东北解放后,汤有益来沈阳发展,“面人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