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师桥 / 师桥的村名源于村内一座桥名,而桥名又离不开一个人——沈恒。 沈恒,北宋河南人,因为喜欢鸣鹤海滨风光,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沈恒博学多才,在家设立书屋,为当地孩子亲自授课讲学。由于书屋座落在河边,孩子上学十分麻烦,于是沈恒捐资建桥,方便学生来往...
却不知,在鸣鹤古镇东北面,同样有一座沉睡了千年的江南古镇——沈师桥。 沈师桥,鸣鹤古镇东北面,一个沉睡了千年的江南古镇 图:观海卫微生活 十里行人问沈师。沈师桥,既是一个地名,也是一座桥名,这是一个以桥为名的小镇,始建于宋代,南宋初明州市舶司沈恒居此地,遂成村落。 沈师桥,鸣鹤古镇东北面,一个沉睡了...
沈师桥最有名的古建筑当数“大夫第”。师桥大夫地在沈师桥西北岸,民间有传:“三北有三绝:第一绝鸣鹤双河牌楼,第二绝师桥大夫门头,第三绝掌起同泰弄阴沟。”可见大夫地之名。 大夫地门头是清代建筑,是康乾年间由族人发起建造的。据考证:明末清初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沈宸荃抗清一举成名,乾隆亲临祭之,时族内众人发...
一座石桥承载着助学的故事,并将地名与桥联系起来,这桥就是观海卫镇的沈师桥。这沈师桥的地名因何而来呢? 师桥沈氏始祖沈恒(1110-1199年),字维时。宋建炎二年,沈恒考上进士,任太常寺博士,后跟随高宗南渡,大官做到太府卿。 孝宗乾道初,任朝奉大夫兼督明州(宁波)市舶司,管内劝农,赐金鱼袋。沈公见多识广...
沈师桥坐落在慈溪市观海卫镇沈师桥村大塘头快船江上。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沈师桥,宋隆兴时建,旧在唐家兜西,朱家河隘东,以南北为岸。明洪武汤和移建今处,同治十三年里人重建。”该桥全长7.6米,宽4.2米,南北走向。桥两栏板正中刻楷书桥名“沈师桥”,旁刻“同治十三年重建,钱塘吴淦书”字样,桥墩两侧...
如今的沈师桥,有一种悲凉感,昔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只有那残缺褪色的店面,见证着当年的辉煌。这里有着太多的旅游资源,但因没有资金进来,一切都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如果对老街房屋进行维修改造,再挖掘、保护、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艺术、民间工艺、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沈师桥也会像鸣鹤一样被人所...
沈师桥村位于观海卫镇师桥片,位于浙东名镇观海卫镇的沈师桥中心,东与东桥头村相邻,南至师桥环城南路快船江,西靠小团浦村,北与塘下村相连,329国道串村而过,全村区域面积24.5平方公里, - 三北强哥于2024072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8.0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慈溪虽居滨海一隅,但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在这里留下的诗词竟也不下百首。我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按照地区分类,在接下来的“慈溪历代诗词”系列中,作逐一介绍。 沈师桥,亦名师桥,在慈溪观海卫镇境内,乡大夫沈恒,原籍河南伊洛,后南渡来此,为兴儒学,所以“建塾于河之南,且架桥以通行”。此后学生感恩,取此桥为...
沈师桥简介 (2010-05-29 20:10:38) 沈师桥简介 来源:东南商报张落雁杨古城曹厚德/文 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修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为单孔石梁桥,全长8.5米,桥面宽4米,桥孔跨水3.3米。 来到沈师桥头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太阳斜斜地挂在天边,似乎随时要收工了,可这时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