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乃书香门第,父亲沈丙莹在沈家本五岁时进士及第,长期在刑部任职,精熟律例,沈家本学习律法,可谓家学渊源。除了沈丙莹的言传身教,沈家本又先后拜师于名士闵连庄和晚清重臣沈桂芬,这三位老师让沈家本从小埋下了志当法家弼士的种子。沈丙莹生性刚直,仕途多舛,终于在同治三年(1864)正月决意辞官归乡。正值年...
110年前的今天,1913年6月9日,沈家本病逝,此后就慢慢消失在了漫长的20世纪,知之者渐少,到了20世纪末,即便在法学界对他有所了解的也是寥寥无几。整个学术生涯都致力于沈家本研究的李贵连先生,在1978年刚考进北大法律系读硕士时,也未曾听过他。到了本世纪,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前些年,位于金井胡同的沈家本...
沈家本在病逝后慢慢消失在了漫长的20世纪,知之者渐少,到了20世纪末,即便在法学界对他有所了解的也是寥寥无几。整个学术生涯都致力于沈家本研究的李贵连先生,在1978年刚考进北大法律系读硕士时,也未曾听过他。到了本世纪,这种情形有所改变。前些年,位于金井胡同的沈家本故居也修缮完成,于2018年对外开放。遗...
沈家本从“从二品”升格为正二品大员,开始了他修订法律的艰苦生涯,为中国法制开启了近代化的道路,为中华法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刚到京时,沈家本暂住湖广会馆。家眷到京后,自然不能久居。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沈家本征得湖州同乡会同意,买下了金井胡同一号已经废置多年的吴兴会馆。留守看管旧吴兴会馆的刁...
家里的人们可顾不得这些,沈家本二子沈承熙、三子沈承烈、四子沈承煌(笔者祖父)聚在枕碧楼一层商量后事,确定:一切丧仪委托长椿寺殡葬部门派人操办。棺木是早已备好的,从长椿寺运过来;丧服也是报给长椿寺,大大小小多少人、多大尺寸、什么名分,长椿寺有现成的成品,也很快送过来。寿衣也是老早按老人的意思...
沈家本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井胡同1号。金井胡同在宣武门外,是一条南北向的胡同。从金井胡同向南约一公里,就是著名的菜市口。据说,金井胡同的得名,源于故居院落门前的一口被居民们唤作“金井”的水井。胡同依此取名为金井胡同,并一直沿用至今。1901年,沈家本进京担任刑部右侍郎,购买了吴兴会馆作为住宅后便居住...
沈家本一生艰难坎坷、跌宕起伏,他遇到险恶之危时,从未退却,而是默默坚守。他对自己的评价:“驽钝”。也只有像他这样驽钝的人,才能在那么险恶的局面中坚持修律,而不致拂袖而去。因为驽钝,他的研究,他的学问,所下的都是笨功夫,收获全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他认为,法学之衰也,可决其政之必衰。也就是...
《沈家本年谱长编》和蒲松龄等人一样,沈家本一生中的大部分光阴就这样被白白消耗掉了,如果清政府也像现在一样实施六十岁退休制度的话,沈家本也就失去了大器晚成的机会,恐怕如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学者如此关注他了。这就是沈家本平凡而不平淡的人生。直到六十多岁时,他才获得重用,被任命为修律大臣,施展抱负,终...
我最喜书中沈家本的一通手札,其法书、文采堪称上乘,其内容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沈家本(1840—1913年)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在清廷修订法律大臣任上卓有建树。譬如,沈家本主持的清末中国民事习惯调查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首开记录。《中国民事习惯大全》(2002年,上海书店)书前的“影印出版说明”记:光绪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