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格林的创作者· ··· 成庆译者 作者简介· ··· 尤金•韦伯(Eugene Webb)华盛顿大学比较宗教系荣休教授。其著作包括Samuel Beckett: A Study of His Novels(1970)、The Plays of Samuel Beckett(1972)、The Dark Dove: The Sacred and secular in Modern Literature(1975)、Philosophers of Consciousness...
从沃格林毕生所著来看,他犹如一个“悲悯的先知”,不仅体察到我们身处时代的堕落灵知气息,而且还对灵知式的末日狂欢忧心忡忡 (在沃格林的论述当中,对克鲁泡特金、巴枯宁此等“末日灵知”的分析显得尤为精彩,也因此值得留意的一点是,尽管沃格林对基督教予以高度评价,却对《启示录》这一《新约》书卷评价不高)...
埃里克·沃格林(Erich Hermann Wilhelm Vögelin,1901.1.3-1985.1.19),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与政治科学家之一。生于德国科隆,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政治学,后成为法学院政治学副教授。 1938年,沃格林与妻子逃离了纳粹控制下的维也纳,移居美国,1944年获得美国国籍。沃格林的大部分学术生涯都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圣母大学...
沃格林在信中,提到了四处让他十分恼火的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认为波普尔完全滥用和扭曲了“开放社会”这个概念。波普尔并没有在正文中解释“开放社会”这个术语,只是在引言引用康德的脚注中进行了说明:“据我所知,‘开放社会’和‘封闭社会’这些术语,是亨利.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种来源》(英文版...
在《秩序与历史》前三卷中,沃格林将以色列启示和古希腊哲学看做两种不同的“存在的飞跃”,借此人们得以跃出循环往复的宇宙论秩序,并意识到存在秩序的超越性。这两种经验分别凝聚在“旷野”与“城邦”两个地标中:在前者那里,摩西与众先知出离世俗共同体以寻求启示,而后者则是哲学家们不得不居留其中的场所。然而...
林国华说得准确却很委婉,其实沃格林早在《秩序与历史》第四卷之前就已经这样。下文将辨析他这些矛盾,澄清他的误解。 一、对理性与信仰的误解 在伯林看来,迈斯特反启蒙运动,企图恢复传统的王权与教权,所以是法西斯主义的鼻祖。这也正是沃格林的“复辟”:他先将灵知主义的大帽子扣在整个现代化的头上,从而确立他所...
埃里克·沃格林 (Eric Voegelin) 概述自由主义的历史,尽管并不繁重,但由于方法论上的原因,却依然有些困难。因为我们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是否存在一个可以被明确定义的、叫做自由主义的东西?如果一个主题不能被明确定义,那么,它是否能够拥有历史?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普遍的方法论难题。例如,汤因比(Toynbee)的伟大著作...
一 存在秩序与历史:沃格林的历史哲学脉络 在《秩序与历史》第1卷的序言中,沃格林开宗明义地表述了他对历史的理解:“历史的秩序来自秩序的历史……尽管不存在一个简单的贯穿历史始终的进步或循环模式,历史进程仍可被理解为一场为实现真正秩序的斗争。”对“存在”的体验是沃格林历史哲学中的核心观念,“存在秩序”的...
沃格林感知到,种族、犹太等问题的讨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在美国期间,受身边不少生物学界朋友的影响,沃格林积累了不少生物学知识。于是,他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党人种族概念背后的生物学根源,先后完成《种族与国家》和《思想史上的种族观念》两本书。这两本书,尤其是纵论18世纪以来种族观念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