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汉学家,顾彬与中国文学的结缘始于偶然。1966年,他进入德国明斯特大学学习神学,之后又转攻文学。他一开始学习的是日耳曼文学。年轻的顾彬是一名文艺青年,爱好写诗,受法国诗人斯特芳·马拉美等影响很大。196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顾彬读到了翻译家庞德用英语翻译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是德国知名的汉学家、诗人、翻译家,波恩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海外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泰斗。大学时期,他原本就读于基督教神学专业,因受到李白诗歌的影响,从神学研究转向了汉学。李白、庄子和孟子,是他最早“神交”的三位中国朋友。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 作者:[德]沃尔夫冈·顾彬 ...
【个人经历】 1966年顾彬入明斯特大学学习神学,1968转入维也纳大学改学中文及日本学,1969年至1973年在波恩大学专攻汉学,兼修哲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及日本学,并于1973年获波恩大学汉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论杜牧的抒情诗》。1974年至1975年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进修汉语。1977年至1985年间任柏林自由大学东亚学...
2009 - 沃尔夫冈·顾彬,王卓斐 -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3 收藏相关文章 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位文学史学家的心声 2009 - 沃尔夫冈·顾彬,王卓斐 -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1 收藏相关文章 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一位文学史学家的心声 2009 - 沃尔夫冈·顾彬,王卓斐 - 《学习与...
沃尔夫冈·顾彬,又名顾彬,1945年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汉学家。他在波恩大学担任汉学系主任教授,自1989年起,他活跃于文化领域,主编了《东方向》和《袖珍汉学》两本介绍亚洲和中国人文科学的杂志。顾彬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思想史而闻名,其学术著作丰富,如《中国诗歌...
本报讯(通讯员 李励)4月19日,德国著名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教授应我校文学院和《文艺争鸣》杂志社的共同邀请,到我校访问并为文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全球化与汉学———略谈研究中国的一些问题》的报告。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Kubin,1945-),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
沃尔夫冈·顾彬:对话的必要性 沃尔夫冈·顾彬 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汕头大学讲席教授 研究领域: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思想史 代表作:《论杜牧的抒情诗》《中国文人的自然观》《20世纪中国文学史》等 亲爱的朋友们,比起用英语,其实我更喜欢用中文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对话的必要性”。
参考消息网9月10日报道(文/任珂 连振)沃尔夫冈·顾彬是波恩大学终身教授、德国汉学界权威,他翻译了上百本中国古代诗词、哲学著作以及现当代文学作品。近日顾彬在波恩大学接受本网记者专访,谈他与中国文化的结缘,以及他对新中国70年发展的认识。 参考消息网:您怎样与中国文化结缘? 顾彬:1967年,我读到了美国诗人庞德...
*作者:[德]沃尔夫冈•顾彬单位:波恩大学 *译者:薛松 李欢友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暨佛教研究项目组 *本文原刊出处:Wolfgang Kubin: “Fragmente einer chinesischen Ästhetik der Leere,” in: Rolf Elberfeld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