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文章 作者:汪曾祺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
汪曾祺《文章杂事》原文与赏析 【导语】: 文章杂事是汪曾祺写的一篇散文,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吧 文章杂事 我正经练字是在小学五年级暑假。我的祖父不知道为什么一高兴,要亲自教我这个孙子。每天早饭后,讲《论语》一节,要读熟,读后,要写一篇叫做“义”体的短文。“义”是把《论语》的几句话发挥一通...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作者: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
1汪曾祺《五味》原文阅读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 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邻坐的客人直瞪眼。有一年我到太原 去快过节了。别处过春节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 醋每户一斤”。这在山西人是大事。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来...
《我的母亲》是一九九二年七月十一日载一九九三年第二期《作家》 中的文章,作者是汪曾祺。作品原文 我父亲结过三次婚。我的生母姓杨。我不知道她的学名。杨家不论男女都是排行的。我母亲那一辈"遵"字排行,我母亲应该叫杨遵什么。前年我写信问我的姐姐我们的母亲叫什么。姐姐回信说:叫"强四"。我觉得很...
汪曾祺的文章在线阅读一:枸杞 枸杞到处都有。枸杞头是春天的野菜。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夏末秋初,开淡紫色小花,谁也不注意。随即结出小小的红色的卵形浆果,即枸杞子。我的家乡叫做狗奶子。
汪曾祺 | 昆虫备忘录 昆虫备忘录 汪曾祺 复眼 我从小学三年级“自然”教科书上知道蜻蜓是复眼,就一直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形象?琢磨不出来。凡是复眼的...
我的家乡 作者:汪曾祺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游。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 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底下的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 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颤悠悠的风筝在我们脚下飘着。城里人家养鸽子,...
《人间草木》——汪曾祺 | 偶尔在图书馆借到一本书,汪曾祺的《人间草木》,里面有一篇文章《葡萄月令》,讲了一年过程中种植葡萄的各个过程和趣事,也会讲述种植葡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这篇散文写出了葡萄的那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它的生长过程就是一个生命的复苏,到兴盛,到发光发热,开花结果,再到丰收和凋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