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容甫先生名叫汪中,字容甫,是江都人。年少时父亲去世,喜欢学习.家中贫困没有能力购买书籍,协助书商在书市卖书,于是才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二十岁的时候,参加州府考试,凭《射雁赋》取得第一,补录为附生,在诗词文学方面日益精进。仪征县盐船失火,被焚毁的船只烧死的人难以计数,汪先生写作了《哀...
由“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可以看出,汪容甫好学;由“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算,先生为《哀盐船文》”可以看出,汪容甫有仁爱之心;由“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可以看出汪容甫的孝顺;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
汪容甫文言文翻译原文: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翻译: 汪容甫,名中,字容甫,是江都人。他自幼丧父,却热爱学习。由于家境贫寒,无法购买书籍,他便帮助书商在市场上售卖书籍,从而得以广泛阅读经史百家著作,过目不忘。 原文: 年二十,贡生,...
民国书刊《汪容甫先生遗诗》一厚册全,是书系上海有正书局大字刊印,白纸本,内有藏章,品相如图!该书封面有伤(已图示),其它均好,开本20cm*13.2cm。汪中(1745--1794),清代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字容甫。江苏江都人。1778年为拔贡,后即不再应举。因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能诗,工骈文,所作《哀盐...
汪容甫之“穷”与“富” 周鲁 早岁贫寒,后致身通显,此在清儒之中,绝不鲜见。汪容甫恃才傲物、不重科名,故无缘享朝堂之富贵,然若谓其终身穷困难支、冻饿交困,则未为知言矣。 侯外庐先生尝以容甫之穷,而论其所谓“市民阶级的意识”,其《中国思想通史》之第五卷第十二章第二节云: “汪中没有写成这部...
为拔贡生,《广陵对》《黄鹤楼铭》冠绝一时 (第3段):概括汪容甫先生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治学,范围广泛,学有专精;为文:取则于古,自成一家 (第4段):概括汪容甫先生在为人方面的特点:质朴耿直,不饰容止,重孝道,笃友情,忠实厚道 1.C 2.B 3.①我超过容甫,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以容甫为...
参考译文: 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从小失去父亲,爱好学习。 因为贫穷不能买书,帮助书商在市场卖书,于是读完了经 史百家之书,看过就能背诵。二十岁,参加提学试,以 《射雁赋》考取第一,补附学生,诗和古文词逐渐进步。 扬州江面某次渔船失火,烧死无数,先生作了《哀盐船 文》,杭世骏为之作序,认为“惊心...
汪容甫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士。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买书,就帮助书商在集市上卖书,趁机遍览经史百家的书籍,看过一遍就能背诵出来。二十岁的时候,参加提学组织的考试,应试文章《射雁赋》列为第一,补为附学生员,诗古文一天天地有所提高。仪征盐船遭受大火,烧死的人很多,(...
【译文】:汪先生二十九岁得时候,开始专门研习经书,侍郎谢墉担任江左提学,特地录取先生为拔贡生。每次考试,单独为她列一张榜文,名字排在其她生员前面。侍郎曾经对人说:“我超过容甫,就是凭借官位,如果论学问,那么我应当以容甫为老师。”她被瞧重到如此程度。朱文正担任浙江提学,先生前去拜访她,回答叙述扬州割据得...
汪中(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祖籍安徽歙县。清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 的杰出代表。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能诗,工骈文,所作《哀盐船文》,为杭世骏所叹赏,因此文名大显。精于史学,曾博考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