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马尔萨斯的人口思想尚未传入,汪士铎便已有了控制人口数量的打算。汪士铎的人口思想形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其在《乙丙日记》中将太平天国起义的根源归结于人口问题(“世乱之由,人多”),认为是人口膨胀造成了国家的动荡(“生齿日亿兆,山泽力难养”、“度其果饱温,未忍去乡党”),而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就...
民国白纸线装本《汪悔翁乙丙日记》江宁汪士铎著,以汪氏亲身历见记载太平天国史事,也是清代以来议论中国人口问题最多的一部著作,大开本一册全。 ¥ 1500 七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 出版人不 年代民国(1912-1948)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铅印 装帧线装...
——摘编自汪士铎《汪悔翁乙丙日记》材料三:回顾这些,我不禁想到一个很大的历史嘲弄:作为人口增长推动力之一的康熙帝、雍正帝的“仁政”却播下了使大清帝国衰落灭亡的种子,并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导致近代中国的经济困难。——摘编自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汪士铎人口思想精华初探——《读乙丙日记》作者: 谢忠梁 出版物刊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页码: 83-85页 主题词: 思想精华;人口问题;汪士铎;日记;中国历史;南京市;江宁县;江苏省 摘要:在中国历史上,汪士铎对人口问题的理论,是持论者叙述得最充分、最全面、最系统的一个。它既包含着...
清人汪士铎在其《乙丙日记》中描述道:“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种殖之法既精,糠核亦所吝惜,蔬果尽以助食,草木几无孑遗,犹不足养,人事之权弹矣。”这主要反映了清代() A.阶级矛盾已成为社会主义矛盾B.农业精耕细作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