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三贵教授:乡村建设,一定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冒进。这次《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是规划到2025年,只有几年时间,但是乡村振兴是要到2050年的,2035年是一个阶段,到2050年还有很长时间,这里面任务很重,每个地方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自己的情况采...
首先我国人多地少,我们现在是用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多的人口,所以人均耕地资源非常稀缺。其次,我们必须要自己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不能把我们的粮食安全押在其他国家身上,但自由贸易理论强调比较优势,耕地少的减少粮食生产,从别的国家...
汪三贵教授专题辅导我市扶贫系统干部 11月11日,我市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三贵教授讲解脱贫退出国家评估政策,并与参会人员座谈交流。市扶贫办主任康虎生主持会议。 汪三贵从“国家退出指标和标...
自十八大以来,超过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过,扶贫工作并非一路坦途,攻坚任务日益艰巨,困难重重. 就此,财新记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详细解析中国扶贫未来路. 暂无资源 收藏 引用 分享 推荐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 教职工 体检 年龄因素...
赞 分享 科研之友 微信 新浪微博 Facebook 分享链接 汪三贵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 科研之友号:30128176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2 项目 54 成果 737 阅读 1 下载 134 被引 3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产品服务 科研之友 科研之友机构版 科创云 站内浏览 科研成果 科研人员 ...
编者按:2020年年底能否打赢扶贫攻坚战?当前精准扶贫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与难点?未来精准扶贫的趋势是什么?6月10日晚人大重阳对话名家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教授就"扶贫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度解读。本文由速录整理而成,已由本人审阅。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汪三贵:乡村建设与水有关的,有三个问题。 防汛:农村的防汛设施跟城市没法比,所以经常洪水来了以后,防汛设施不到位,村子、农田就会被淹掉。这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会造成很大损失,所以防汛设施在农村急需加强。 灌溉:在防汛基础上,要把灌溉设施加强,才能旱涝保收,我们的农业才能提...
就此,财新记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详细解析中国扶贫未来路。 扶贫仍面临难啃的硬骨头 财新记者:近年来,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超千万,贫困发生率下降明显,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你也曾撰文指出,任务依然艰巨,且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
编者按:2020年年底能否打赢扶贫攻坚战?当前精准扶贫的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与难点?未来精准扶贫的趋势是什么?6月10日晚人大重阳对话名家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教授就"扶贫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深度解读。 精准扶贫是现在三大攻坚战之一,而且有明确的时间点,到明年年底需要完成,并且涉及面较...
自十八大以来,超过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不过,扶贫工作并非一路坦途,攻坚任务日益艰巨,困难重重. 就此,财新记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详细解析中国扶贫未来路. 年份: 2018 收藏 引用 批量引用 报错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