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降水、高温热浪……自然灾害背后,人类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在洪涝等灾害中保护人类?从“萍水相逢”到“知水善用”,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汤秋鸿打开了水与人类之间的一个又一个“盲盒”。“我喜欢挑战”1997年,还在读高二的汤秋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15. 胡和平,汤秋鸿,雷志栋,杨诗秀,干旱区平原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I模型结构,水科学进展,2004年,第15卷第2期,140-145。 折叠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2022年1月20日,获2021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词条信息 最近更新者:涌东b25 最近更新:2022-05-12 编辑次数:54 历史版本...
不落窠臼:跳出轻车熟路的科研舒适区 如今,汤秋鸿成为了一名中科院的研究员,从研究生到研究生导师,他对科研的不同阶段有着切身的体会。在高校科研一般主张自由探索,研究问题比较专一专注,往往会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而科研机构关注的研究问题一般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汤秋鸿是站在源头,观察人类活动的人。 极端降水、高温热浪……自然灾害背后,人类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又如何在洪涝等灾害中保护人类?从与“水”的“萍水相逢”,到“知水善用”,20多年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秋鸿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水与人类之间的“黑匣子”。
男,1981年生,湖南省岳阳人,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1997-200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系,获学士学位;2001-200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水文水资源研究所,获硕士学位;2006年于东京大学(日本)获博士学位。2006-2010年在华盛顿大学(美国)从事陆面水文模型、水文气象方面研究。2011年获择优支持。
见习记者 田瑞颖 水是生命之源,汤秋鸿是站在源头观察人类活动的人。 极端降水、高温热浪……自然灾害背后,人类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在洪涝等灾害中保护人类?从“萍水相逢”到“知水善用”,2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汤秋鸿打开了水与人类之间的一个又一个“盲盒...
11 地表短波辐射 ZhangandTangetal.,JHM,2014(accepted). IGSNRR中科院青藏所IGSNRR-ITP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12 陆面蒸发 ZhangandTangetal.,JHM,2014(accepted). IGSNRR遥感蒸发(Vinukolluetal.RSE2011) 13 土壤含水量 ZhangandTangetal.,JHM,2014(accepted). 东北中部西北 Autocorrelationofsoilm ...
地球环境研究所“古今风云”论坛第八期-汤秋鸿研究员学术报告(3月16日) 扫码进入会议室 会议室ID: 404-589-617 b站直播:http://live.bilibili.com/26644383
2006-2010年在华盛顿大学(美国)从事陆面水文模型、水文气象方面研究。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1年获择优支持。[1]2022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21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汤秋鸿在列。[2] 中文名 汤秋鸿 出生日期 1981年 国籍 中国 主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