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炳正在故乡读书时,正巧跟扬雄的论著发生过某种“因缘”:他名“炳正”,字“景麟”,即取自扬雄《剧秦美新》中的“炳炳麟麟,岂不懿哉”之意。 但真正意义上,汤炳正对扬雄与《法言》进行学术研究,则是从在京读书时开始的。汤炳正一直是把扬雄视为传统语言学最早的专家而进行研究,后来,他还为扬雄做了一部《年...
《渊研楼文录》,汤炳正著,汤序波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11。汤炳正,章太炎晚年弟子,1936年毕业于章太炎主讲的“章氏国学讲习会”研究班。曾任贵州大学教授,后兼任贵阳师范学院教授。历任四川师范学院(南充、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长于声韵学、文字学、《楚辞》学。著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
由研究经史百家转到声韵文字领域,再转到现代文艺,最终集中精力致力于《楚辞》研究,这一过程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正是“采得百花成蜜”的必备阶段,在汤炳正自己看来,也总能够“获得鲜活的血液”。(《事辑》第614页) 三 《事辑》不仅忠实记录了汤炳正个人的人生轨迹,同时也可看出同辈学人的...
汤炳正,字景麟,室名渊研楼,生于1910年,逝于1998年,山东荣成人。他是语言学界和楚辞学的杰出专家。1935年,汤炳正大学毕业后,考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研究班,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章太炎先生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称他为“承继绝学唯一有望之人”。这足以看出章太炎先生对汤炳正的期望之高和欣赏...
1994 - 汤炳正 -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52 收藏相关文章 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1993 - 汤炳正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1993 - 汤炳正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学者雪鸿录 1989 - 汤炳正,...
汤炳正在学术研究中,非常注重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他深知实证研究对于验证学术观点、提升研究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在研究中他始终保持着对实证研究的重视和投入。 以他对屈原宇宙观的研究为例,汤炳正通过细读楚辞文本,提炼出屈原对于宇宙的认知和观念。然后,他结合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
汤炳正先生(1910—1998),山东荣成人,楚辞学专家。章太炎先生弟子。1950年被聘为公立川北大学(今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前身)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中国屈原学会会长、章太炎纪念会顾问。汤先生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神话学方面卓有建树,尤以语言学理论和楚辞学研究蜚声海外。主要专著有...
《汤炳正先生编年事辑》是202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内容简介 汤炳正先生(1910—1998),山东荣成人,《楚辞》学专家。章太炎先生弟子。1950年被聘为公立川北大学(今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前身)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中国屈原学会会长、章太炎纪念会顾问。汤先生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文献...
汤炳正,字景麟,斋名渊研楼,山东荣成人。语言学家、楚辞学专家。20世纪30年代曾受业于章太炎先生,被章先生称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本书收入了他1960年10月至1997年7月间的书信424封。他与大学者们交流学术问题的内容,更多的是为年轻学子答疑解难或指点迷津。汤炳正历任章氏国学讲习会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