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武行放伐”出自明代刘基的《上云乐》。“汤武行放伐”全诗《上云乐》明代 刘基混沌结,玄黄开,人生其中,称为三才。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质虽异众理该。欲淫物诱滋巧伪,遂使真淳耗?攵玄风颓。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浅短无栽培。惟有西天老胡名文康,自从盘古到今日,不老不少,气体充...
汤武革命。所谓汤武放伐,就是指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商纣。所谓汤武革命,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的朝代更迭大事件,商代夏、周代商,打破了国王永定的传统,也打破了王朝世袭的惯例,开启了中国王朝更迭的序幕,商汤借助天命解释商的正义性,所以汤武革命也重新定义了所谓的天命观,《易经》有言:汤武革命,顺乎...
汤武革命,只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名义是诸侯讨伐天子,实质上是天子讨伐民贼。所以孔子在易传里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黄生还要反驳:“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
汤是指成汤,武是指周武王.因夏桀的昏庸无道,成汤灭了夏;商纣的昏庸无道,周武灭了商.他们两个在建立了新政权后,并没有把前朝的赶尽杀绝,饿而是善待其后代.前朝无道,讨伐是顺天应人;没有杀掉前朝大王,避免了以臣弑君的罪名.因此他们两个的行为都是具有高度的合法性的....
近世朱子学者的汤武放伐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在中国历史上 儒学思想家对汤武革命论基本上持肯定态度 孟子从儒家的道德理性出发 赞成汤武放伐 认为这是对无德之君的惩罚。朱子则认为 汤武放伐是不得已而为之 他指出 “尧舜之禅授 汤武之放伐 分明有优劣不同 却要都回护教一般 少间便说不行。且如...
黄帝涿鹿、舜禹三苗、汤武放伐典故 黄帝涿鹿: 相传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时,黄帝忧民为战争所苦,为求平治,乃斋戒沐浴祭祀天地,天为其所感动,乃降下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黄帝以十干为天,圆布像天形;以十二支为...
汤武放伐成汤和周武王分别在各自王朝建立的时候,对前朝的遗民并未赶尽杀绝,而是善待其后代,如周封殷商遗民于送,以三监围之。是以前朝无道,讨伐是顺天应人;没有杀掉前朝的宗室遗民,避免了以臣弑君的罪名,为自己的行为打上合法的烙印。 2楼2011-03-20 18:00 回复 ☆...
以《 荀子议兵》为例,孟荀思想的相似性在汤武放伐的仁义论证明、王道高于霸道的 价值 定位两个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 孟荀思想关系的 另一 面 相荀 子是对孟子其言其行进行引述的 第一 人, 《荀子》共有四篇文章的七个地方实名提及孟子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 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
“汤武放伐”林罗山,江户初期儒家学者,林家始祖,日本朱子学鼻祖.其一生,侍奉了德川家康,秀忠,家光,家纲四代幕府将军.他的朱子学思想,教育学上的建树及外交上... 傅霞,朴彦 被引量: 0发表: 2015年 清华简〈尹至〉与上博简〈容成氏〉互证研究 「圣王」形象,实则来自後来儒家学者的刻意塑造,又〈尹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