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结束后的统计让人心惊:阵亡1276人,重伤943人,失踪329人。玉湖村的彭湃带着乡亲们花了三个月才埋完烈士遗体,笔架山脚下的坟茔绵延两里地。直到1953年修建烈士陵园时,还能从土里挖出七百多发弹头和十九把刺刀碎片。有意思的是,那场惨败中活下来的小兵里,后来出了七个开国将军。24师教导队班长林彪琢磨出...
据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晓:欧震虽然在撤退途中升为副师长,但处在监视之中,也没有掌握部队。在汤坑战役中,没有兵权的欧震,就算叛变,也不可能拉着队伍叛变,是不可能对这场战役的胜负产生关键影响的。事实上,欧震并不是在汤坑战役中叛变的,而是后来起义军失败后,彻底脱离了队伍,倒向蒋军阵营。起义军被打...
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最惨烈的汤坑战役是基于起义军指挥部决定攻打国民党军队指挥部驻地汤坑所构成的战役,它目标明确战略意图清晰,其包括揭阳的白石、山湖、汾水战线纵深40公里的战场。 说起南昌起义恐怕上了年纪的好多人都应该知道,但要是说知道汤坑战役的人恐怕就少了,而且能知道并了解汤坑战役铜盘战场旧址柳山庄和...
尘封90年的八一南昌起义最大型战役---汤坑战役之一铜盘战场遗址八一南昌起义90周年纪念日前夕,为寻找革命先烈事迹遗址,丰顺江夏文化研究会领导以及黄日三嫡孙黄汉平等人,根据黄日三生前口述,前往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的铜盘村考证遗址,欣逢该村冯流杭老人、冯风祥介绍从上辈老人口口相传中,当年叶挺部队与薛岳部20旅的守军在...
汤坑战役,经过两昼夜奋战,打死打伤敌军4000人;起义部队死伤2000多人,其中牺牲1250人。由于敌众我寡,粮弹不足,加上地形对我极为不利等原因,起义军总指挥部于30日凌晨,下令向揭阳城主动撤退。部队撤退了,敌人慑于起义军的勇威,不敢追击,也撤了。 30日拂晓,贺、叶...
旧址位于揭阳县(今揭阳市揭东县)的玉湖汾水和当时的丰顺县汤南镇交界处,纵深80余里。此战役,敌军死伤惨重,我军亦伤亡1250人。数字据汤南镇隆烟村崇德堂内石碑(立于民国25年1月)记载:“丁卯收埋贺叶阵亡官兵一仟两佰伍拾人,用去大洋柒佰伍拾元”。在汤坑战役中,国民党军伤亡3000余名。南昌起义军伤亡...
汤坑战役 (汾水战役..关于命名 揭阳当时是县揭阳县蓝田都九图在今丰顺县城汤坑、汤南一带。汾水村的地方是汤南的。依据是收税。(写信都是揭阳西门外寨)今由于揭阳政治地缘原因 把名字定义为汾水战役 山湖战役 而不提汤坑战役。
新中国成立前,汤坑包括丰顺县今县城汤坑周边六镇。1927年9月28日至30日,南昌起义军贺叶部队欲攻占汤坑,在丰顺县汤坑和揭东县汾水村前后作战的重大战役,史称“汤坑战役”。汤坑战役整个战场范围包括丰顺县汤西镇和西村、北斗镇古驿道“蛤蟆落井”和汤坑镇铜盘村、汤南镇至揭东县汾水之间的乡村、山岭,纵深达40公里。
然而,在南昌起义中,他的角色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在汤坑战役的关键时刻,时任起义军第11军24师71团团长的欧震突然临阵倒戈,投靠了国民党的薛岳。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起义军战局的逆转,使得原本处于下风的国民党军队得以反扑,起义军由胜转败,最终不得不撤退。
汤坑战役—《热血军旗..汾水战场只是汤坑战役的组成部份,汤坑战役概念包括:第一声战斗是发生在白石--浮山一带,其实战斗激烈是在汾水,伤亡也最大,这是不争事实。汤坑战役最后止于铜盘,汤坑战役它也包括揭阳农民军,古大存带领的八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