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江雷了解到,藤岛昭在美国留学时的导师也是这样关照他的,“这或许就是爱的传递吧。”江雷说。 藤岛昭 在一次院士咨询会上,江雷指出“人才要自己来培养”,学生有自由空间,导师做方向指导,不给学生过多负担。“评价教书育人的科学家,...
近日,理化所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中心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联合低温材料与应用超导研究中心李来风研究员团队及降解塑料与工程塑料研究中心王萍丽高级工程师,通过结合全交联和部分交联蓝相聚合物网络优化聚合物蓝相体系,制备了在光学、热学和机械调谐方面都具有优异性能的BPLCE,成功开发了具有光学稳定性的可拉伸BPLCE液...
江雷,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无机化学家、纳米材料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 作为仿生领域的先驱者和推动者,江雷院士迄今为止在包括Nature、Science、Nat. Nanotech...
苏州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工程中心共建签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鄂维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纳米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江雷,中国科大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丛照;市委常委、副市长顾海东,副市长季晶...
江雷-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化学及纳米材料专家, 视频播放量 23、弹幕量 0、点赞数 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视界大观园, 作者简介 汇全球大千视界,瞰世界会声会影,带您感受不一样的视觉和认知!,相关视频:薛其坤院士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江雷院士团队AFM:在蓝相液晶温度-时间依赖性动态图案的多墨水协同印刷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动态颜色控制是生物体通过适应环境变化实现的一种重要机制,近年来,随着响应性材料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液晶材料领域,研究者们逐渐能够实现对颜色变化的精确调控。蓝相液晶(BPLC)是一种3D手性螺旋超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光学...
但是,基于偶氮苯的光致动器的高效跳跃行为仍相对缺乏探索。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院士、王京霞研究员团队在前期的工作中,通过设计制备一面为光响应偶氮苯均质膜,一面为偶氮苯反蛋白石的具有Janus结构的光响应驱动材料,实现了在液相中的光驱动性能研究;利用光化学/光热模式的协同驱动产生多个驱动方向,具有更...
江雷院士研究成果精粹 江雷,1965年3月生吉林长春,无机化学家、纳米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 。1987年江雷从吉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后留在本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就读硕士;1990年获得硕士学...
这项研究从科学的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啤酒要喝冰的,白酒要喝常温的”问题,正如江雷院士说的那样:世界上存在的所有的事情都有科学道理的。 江雷和团队主要借助了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仪来进行实验,杨晓涛讲述了具体的实验过程。 “我们选取了从0°(纯水)到100°(纯乙醇)之间的101个数据点,每间隔1°进行测...
江雷,无机化学家、纳米材料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江雷教授主要在交叉科学领域从事仿生界面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通过向自然学习,研究多种生物体表面特殊浸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