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碧涛,1967年8月出生于安徽六安,航天遥感领域专家,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多星多传感器协同探测及应用技 术研究。人物经历 1967年8月,江碧涛出生于安徽六安。1981年—1984年,就读于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1984年—1993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获得本科、硕士学位。2002年—2007年,就读于...
“寻找可以替代塑料材料的过程也是科技不断创新进步的过程,天然可降解的生物制材料都可以替代部分的塑料,其中竹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禁塑、限塑提供了基于智能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江泽慧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上表示。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发布...
江连洲,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院士,东北农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大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AOCS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等职。获“万人计划”国家教学名师、美国AOCS突出贡献奖、中国发明协会...
近日,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公布了国际食品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江南大学江波教授成功当选。江波教授长期从事食品酶工程技术与食品功能配料研究开发工作,重点研究新型食品用酶的构建、酶学性质研究及酶的应用,为食品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事件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彰显了我国在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
江亿,1952年4月25日出生于北京市,中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30]。 1973年江亿考入清华大学建工系暖通专业学习;1985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6年获得北京首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88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0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
【江凤益院士在吉林大学开学典礼上讲话】 我与江凤益院士同是吉林大学的校友,也曾在南昌大学同一个班子工作过,亲眼目睹他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每一行脚步,为他“多发光少发热”的名言而感动。他牵头领导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采用世界上独辟蹊径的技术路线,取得原创性科学发明的巨大成功,荣获...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这是南昌大学本土产生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标志着南昌大学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江风益教授是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硅基氮化镓半导体发光方向取得了开拓性、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带领团队...
日前,为祝贺江明院士80华诞,我会期刊《高分子学报》编写江明院士80华诞专辑,主编张希院士、副主编刘冬生教授、客座编辑张广照教授、陈国颂教授联名撰文致敬江明院士。 《高分子学报》江明院士80华诞专辑封面 江明教授,高分子物理化学家,1938年...
江松,1963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第九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1982年江松从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198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江松回国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