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颈长尾雉现身江西! 近日 在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年珠村山林里 野生动物调查人员 在整理红外相机视频时 发现拍摄到多段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 觅食、踱步、休憩等活动影像 ▲ 白颈长尾雉 尤其拍到了 雌雄白颈长尾雉和 国家二级保护...
修订后的《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包含132种陆生野生动物和13种水生野生动物,合计145种,与原来相比总体增加了22种。其中,狼、鲥鱼等23个物种已晋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池鹭、中华鳖等31个物种因种群数量大、受威胁程度降低或代表性减弱,本次修订均从《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移除。此外,本次...
央广网赣州5月23日消息(见习记者刘培俊)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五指峰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影像时,惊喜地发现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和小灵猫等多种野生动物活动的珍贵清晰影像。监测到的野生动物出没 在监测视频中,还拍摄到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斑林狸、白鹇、白眉山鹧鸪、中华鬣羚、斑...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林业局于2024年12月31日,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修订后的《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修订后的《江西...
近期,江西省林业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修订后的《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于2024年12月31日起实施。 此次修订综合考虑了我省野生动植物种群变化动态、面临的威胁以及社会关注等因素。修订后的《江西省重点保护...
麋鹿:俗称四不象偶蹄目,栖息于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曾饲养于北京南苑,以后仅余少数于国外,野生种均已灭绝,1985年后由英国运回若干只放养. 大熊猫:栖息于箭竹林间,惧寒畏暑,性孤独,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树住树洞石隙喜食竹类,亦食果实和动物尸骨,性温顺,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我国...
罕见!江西一洞穴8种野生动物活动进出 央广网新余8月14日消息(记者邓玉玲)近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年珠村山林里,野生动物调查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视频时,发现拍摄到白鹇、果子狸、白腹巨鼠、黄腹鼬、鼬獾、黄麂、猪獾和食蟹獴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三有动物觅食、休憩等活动影像,尤其是拍到它们竟然都在同...
中新网江西庐山3月14日电 近日,江西省庐山市救助了一条体长近1米的野生“娃娃鱼”,相关部门合力将它放生了大自然。这是当地连续两年发现并救助野生“娃娃鱼”。野生“娃娃鱼”学名叫大鲵,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它们只在优质水源下才能存活。图为江西省庐山市相关部门合力救助并放生...
2024年9月21日,我们南昌几位影友,九江市武宁县山区采风,在该县宋溪镇伊山村自然保护区,我们惊喜地发现几只食蟹獴正在林间觅食。食蟹獴是獴科獴属哺乳动物,也叫山獾、石獾、笋狸、竹筒狸等。体长36—52厘米,体重1—2.3公斤,吻尖长,颈短粗,体稍粗壮;尾长17—28厘米,尾基粗大,向尾部逐渐变细;...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门管理站副站长 周奇 :本次我们利用红外相机对区内的野生动物进行了历时三个月的冬季野外监测,共回收了21台红外相机。拍摄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鹇、花面狸以及省级保护的野猪、黄麂等。据悉,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建区最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