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桂斌:我们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研制、污染分布与溯源识别、污染物形态与化学行为、生态毒理与健康效应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的系统研究,始终引领我国环境化学与毒理学科发展,是我国新污染物研究领域的先行队伍;本世纪初就规范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
江桂斌指出,目前对新污染物的环境迁移路径、毒性特征缺乏深入理解,也缺乏环境风险数据支持。“在某些护理产品中,比如防晒霜和增白剂中的某些成分,应被视为新污染物并加以管控。”江桂斌认为,新污染物的毒性问题值得深入关注。比如,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增多,是否与新污染物存在关联?研究提示,甲状腺激素的结构...
美国化学会ES&T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七、主要论著与论文发表 出版中英文专著多部 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有说法为1300余篇),SCI他引7万余次 综上所述,江桂斌院士是一位在环境化学和毒理与健康研究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地位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
4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一行到广西指导交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召开座谈会,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兴赢参加座谈并讲话。双方围绕新污染物治理研究、中国(广西)—东盟生态环境科技联合研究院建设、生态环境与大健康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共谋合作...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出版社 ,作者江桂斌 科学出版社 . 传播科学,创造未来。2015 年初秋,我和张爱茜、景传勇、史建波3 位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开设了研究生核心课程“高等环境化学”(Advance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从那时起...
这位发现海河水真相的科学家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近日,他来到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专题讲解中国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和产业机会。在江桂斌看来,当前人类环境和健康承受新污染物威胁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
1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和环境化学家江桂斌面对我的访谈时,如是说。当日,江桂斌受邀来到深圳创新研究院,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做了一场主题为“新污染物的治理与健康”的演讲,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污染物的“毒”与“治”,分析在国家全面部署治理的背景下,将给哪些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他的报告内容...
”在1月9日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机构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说。近年来,随着医药、能源、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发展,在上述领域中所出现的新材料创新,推动了一系列新污染物的形成,包括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这些新污染物导致了...
1月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桂斌做客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围绕“新污染物治理与健康”话题,他表示,新污染物治理涉及产业方方面面,未来环境管理要更多依靠科技、大数据及AI技术。新污染物是指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环境持久性、生物...
11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国家青千、万人领军胡立刚,国家杰青廖春阳,国家杰青阴永光,国家优青张海燕,研究员李英明等一行6人来我院参访交流。党委书记陈成水、院长叶金林等院领导班子参加会议,副院长陆炜主持。 会上,双方围绕国家级重大项目申报、人才学科团队建设、省级重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