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抗”全称是江南抗日义勇军,是新四军江南主力部队之一,也是东进的主力。这支部队本是自发性的地方抗日武装,1937年12月2日,日军攻占了江阴,江阴沦陷后,民间自发组织了一些地方武装抗击日军。这支队伍人数不少,但队伍散乱,群龙无首,不能形成抗日的合力。1938年5月,在中共中央“五四指示”明确指出,日军在...
1939年初,叶飞和吴焜率部越过沪宁铁路,与无锡、江阴等地的党组织领导下的梅光迪游击队合编,共同组成“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吴焜被任命为“江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后来又兼任“江抗”二路司令员。1939年5月下旬,吴焜和叶飞率领“江抗”的部队途经无锡东北的黄土塘准备前往常熟,突然遇到了...
1939年5月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东进后,积极开展对敌斗争.“江抗”部队势如破竹,到处消灭伪军和土匪,并给予故意制造磨擦的国民党特务武装忠义救国军以沉重打击,同时煞下了习军的猖狂气焰,从而迅速打开东路地区局面,初步建立起东路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东路地区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抗日情绪高涨,同年9月下旬...
到了1946年,针对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毛泽东指示成立了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这一决定旨在团结协作,形成统一的指挥体系。在陈领导下,由粟裕负责指挥战役。以上是有关江抗挺进纵队、黄桥战役和新四军的一些重要事件和指示。这些事件和指示充分展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各方势力为抗击外敌、保卫祖国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通过深...
1939年9月,江南抗日义勇军(江抗)某部在长泾镇油车里等村庄驻扎。江南抗日义勇军在长泾镇油车里驻扎,保持警惕,设置岗哨并修建工事。由于附近有日军和反动武装头子的老巢,江抗部队不得不保持高度警惕,除了设置岗哨外,还修建了简易工事。❒ 战士与仲富裕的交往 某晚,几位江抗战士借宿在仲巷的仲富裕家中。
江抗、新江抗(沙家浜部队)大事记!1945年,中共中央电示陈毅、罗荣桓、黎玉、张云逸和饶漱石,并告知东北局立即定出第二期北进计划。中央决定再出兵东北5万人,主要从山东部队中抽调,新四军能去一部则更好。此举旨在加强对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控制,确保战场优势。但是,这一计划不仅仅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背后更有...
新四军江抗、新江抗(沙家浜部队)大事记(11月9日)江南抗日义勇军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文章提到了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简称“江抗”,以及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指挥部,简称“新江抗”。通过这些组织的成立和活动,江南地区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还提到了江南抗日义勇军的行动。《...
新四军江抗、新江抗(沙家浜部队)大事记 11月20日 江南抗日义勇军,又称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挺纵),简称“江抗”或“新江抗”(沙家浜部队),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崛起的一支英勇军队。让我们回顾一下其光辉历程。1939年11月20日,《抗敌报》报道了袁国平全军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开幕词、全军第一次青年代表...
他们的行动范围被大大限制,部队被分散,物资供应也变得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有选择更加坚定地秘密行动,向江北发展,以保证其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南抗日义勇军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调集政工人员到江北进行政治准备、将药物、子弹等物资移到江北适当地点、组织游击支队分头过江...
经过刘飞的再三考虑,他决定于阳澄湖重新组建一支抗日队伍,并取名为新江抗。新四军司令部批准了这一请求,夏光接任司令。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新江抗在夏光的领导下获得了新的生机,即使面临一穷二白的困境,这支部队也迅速发展成四个连的规模。到了1938年,新江抗再次达到了5000多人的规模。皖南事变后,新江抗改编为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