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一些朋友的支持下,江必旺一家五口,带着十个装满各种实验仪器和材料的大箱子,回国创新创业,专注于微球材料的技术研发。回国时,江必旺自信地向妻子和三个孩子承诺跟他回去三年,把微球材料制造技术解决了就一起回美国。十五年后的今天,坐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办公室里,他坦言自己完全低估了创业的艰难,到...
“凭借我们微球精确制备技术平台,很短时间内就开发出了可以用在液晶屏上的微球,而且纳微产品生产周期较国外的公司还有非常大的缩短,形成突出的产品供应优势。”江必旺坦言,这个产品可以产生现金流,为公司“造血”。但也正是这件事,导致了江必旺跟合作伙伴的分歧。合作伙伴认为,负责技术的江必旺用10%的精力和时间...
当时用在显示屏上的间隔微球全世界只有两家日本公司可以做,整个生产工艺过程需要6个月的时间,但江必旺成功研发并产业化的新一代微球技术能够从生产端实现精准控制,仅用6天的时间就可以做到日本6个月生产工艺的结果。纳微科技的微球产品...
【江必旺博士:微球材料“卡脖子”技术的孤独探索者】中国35项“卡脖子”技术,纳米微球是其中不起眼的一个,但它却决定了多种救命药的终端价格。为了打破国外垄断与偏见,江必旺放弃了美国的安稳生活,开启了“九死一...
2007年,江必旺来到苏州生物纳米园创办了纳微科技。“生物医药行业所用的微球当时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并且每年都要涨价,这关系到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成本和安全供应问题,亟需国产化。”创业之初,江必旺最希望的就是通过创新解决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对进口微球原料的依赖。但当时的状况十分尴尬。虽然有很多科研院所的科研...
我认为科技创业某种程度上,算是“时势造英雄”——刚好赶上这个时代需要这项技术,而我们做出来了。我国在微球技术上曾经长时间被“卡脖子”,纳微科技花了15年,打破了这种技术垄断,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这是时代发展的必...
2021年,纳微科技青春正盛,由头上已有几缕银丝的江必旺带领着走进科创板。他们将继续在这几十微米的微观世界里驰骋,用真材实料换得微球行业的新发展。科研做“加法” 锻造核心竞争力 提起微球,多数人都很陌生,但是提到纳米技术,情形则截然不同。微球,业内也叫纳米粒。当颗粒小到一定程度,如1到100纳米的时候...
江必旺带领团队刻苦攻关,纳米微球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更是将同类型产品的国际价格降低了一半。“不想看别人的脸色,就要拿出自己本领。”江必旺认为,当前,科技创业者迎来中国最好的发展时机,“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家或者企业来说,想要发展得好就要抓住时代机遇。中国仍需要优秀的科技人才。”(完)
中国侨网苏州6月27日电 题: 江必旺 :“ 微球世界”的孤独 探索者 作者 周建琳 江必旺,苏州 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随意、不拘小节,外表朴实,很像个传统企业的车间主任。只有他在讲话中不时蹦出的英文单词加上那深奥的微球知识时,来访者才真切地意识到这是一位海归科学家,一位技术型创业者。 毅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