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在《北京作画记》一文中如此追述:“我们力求在画面上,把关山月的细致柔和的岭南风格,和我的奔放、深厚为一体,而又各具特色,必须画得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绝不能有一点纤弱无力的表现。” ▲《江山如此多娇》局部 画幅最终高6.5米,宽9米,荣宝斋的老师傅用三十多张清朝乾降年间的“丈二匹”宣纸拼接而成,在...
提到傅抱石和关山月,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系到《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也成为永恒的作品,熠熠生辉,走进人民大会堂,这幅作品,就会映入眼帘,而他们的书法,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对比起来看,傅抱石的书法,随性随意,但不随便,而关山月的书法,却是一种痛快淋漓的境界,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欣赏一番吧。其实,...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5X9m傅抱石与关山月于1959年携手创作的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现珍藏于人民大会堂,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更彰显出卓越的艺术价值。这幅鸿篇巨制,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特地委任创作的,其壮阔的景象与深邃的寓意相得益彰,成为了一幅永恒的中国山水画典范。以毛泽东的《沁园春·...
一提到傅抱石和关山月,咱就自然而然地能想到那幅《江山如此多娇》,简直就是艺术品中的战斗机,永远闪耀在人民大会堂的殿堂之上,每次进去瞅一眼,心里头都美滋滋的。说到书法,这俩人的手艺,那真是各有千秋,对比起来看,那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先说傅抱石的书法吧,他那字儿,多数都是书信里头的墨迹,写...
傅抱石与关山月携手创作《江山如此多娇》在共同打造《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巨幅画作的过程中,傅抱石与关山月不仅缔结了深厚的友谊,更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关山月眼中,傅抱石不仅是一位令人敬重的合作伙伴,更是与他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朋友。那次携手合作,成为了关山月心中那段不可磨灭的珍贵记忆。现在,就...
傅抱石(左)、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与关山月在共同创作巨幅画作《江山如此多娇》时结下深厚友谊。在关山月看来,傅抱石不仅是值得敬重的伙伴,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他们结缘的那次合作,更是他永生不曾磨灭的难忘记忆。今天,让...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大厅里,悬挂着一副巨大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这是国画大师傅抱石和关山月两位先生于1959年创作而成,是为了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而作。 海区美术教师微视频系列展播 此画纵550厘米,横900厘米,纸本设色,以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意为题材,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江山如此多娇》是关山月和傅抱石两位中国著名绘画大师于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纵550厘米,横900厘米,纸本设色。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表现出新中国的勃勃生机。人民大会堂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煌煌巨制庄重典雅,笔墨淋漓,气势磅礴,尺幅巨大,仅画面右上角的一轮红日的...
傅抱石 关山月合绘《江山如此多娇》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字庆远,谱名傅中州,普用名长生、瑞麟,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1932年夏,得徐悲鸿力荐被保送到日本公费留学;1934年5月,在东京举行书画篆刻个展,由郭沫若主持开幕;1935年7月学成回国;1959年-1963年访问祖国各地,期间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