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此目标,江亿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开展建筑节能领域系列研究,系统参与了该学科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发,直接主持了百余项人工环境工程项目。 江亿建立了建筑热过程的“状态空间”模型,率先提出热过程随机分析概念和方法;提出热湿环境分析的热学新概念和新方法,为找到新的节能系统形式和设...
”在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线上访谈中,面对镜头那端提问的记者,获此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一本正经地自我调侃。江亿是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也是我国暖通空调领域第一位工程院院士。能成为院士,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眼界和格局。“做事一定得从大局着眼,...
江亿院士是我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该学科旨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各种适宜的室内热湿环境。围绕此目标,江亿系统地参与了该学科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究,并直接主持了上百项人工环境工程项目。从事科研工作40多年来,江亿的学术之路跟别人迥然不同,他把大...
有时候,看着清华校园里的年轻人,江亿的思绪会飘回半个世纪前。那时,他的三年半大学本科生涯,只有半年是在校园里度过,他和自己的专业都是“先结婚后恋爱”。只是,这份爱萌生之后便一往而深。下乡,上学,再到核工业基地工作,又回到清华大学求学任教,江亿奋斗在教育、科研第一线一晃已经40余年。他早已成为中国...
江亿,1952年4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来源:北京科技报砥砺深耕,春华秋实下乡、上学、到核工业基地工作、再回到清华求学任教,江亿院士奋斗在教育、科研第一线一晃已经 40 余年。他培养出博士 50 多名,包括一名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博士,还有硕士 30 余名。春华秋实,如今他的学生...
2022年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记者从北京市科协获悉,江亿当选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研究也好、教书也好,要给老百姓干点实实在在的“真活儿”。江亿在2017年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论坛上演讲。受访者供图 “我上大学为人民”2007年,江亿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参加庆祝...
作为我国人工环境学的倡导者之一、我国暖通空调领域第一位院士,江亿完成了多项核心技术研发并直接主持了百余项工程项目,其中就包括人民大会堂、故宫博物院等30多个大型重点建筑的空调系统工程。 40余年,江亿亲身经历了暖通空调领域从“冷”到“热”的过程,见证了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对节能、环保、低碳重视程度的不断提...
近日,江亿荣获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 破解果蔬保鲜难题 1969年,还没读完初中的江亿就被分配到内蒙古插队,“这段经历是我人生的巨大转折点,我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社会。”半农半牧的五年时间里,江亿彻底融入了乡间生活,从老乡那里学到了大量的人生经验,连口音都...
江亿认为,节能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建立零碳的电力系统,采用零碳热量并充分开发利用各类余热以满足热量需求,要以创新为驱动,建设新的低碳能源系统,为彻底解决能源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节能是重要的第一步江亿表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在近两百年时间里,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实现了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