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名> 汝阴郡 ①三国魏景初二年(238)置,属豫州。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西晋辖境相当今安徽颍河流域以西、淮河以北和河南新蔡、淮滨等县地。其后渐小。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唐武德四年(621)改置信州,六年(623)改为颍州。天宝初复为汝阴郡,乾元初改为颍州。
历史知识> 汝阴郡 ①三国魏景初二年(238)置。治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市),属豫州。后废。西晋泰始二年(266)分汝南郡复置。辖境相当今安徽颍河流域以西和河南新蔡、淮滨等县地。其后渐小。北魏孝昌中为颍州治。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又曾改颍州为汝阴郡。②东晋侨置南汝阴郡,南朝梁天监五年(506...
汝阴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以下是关于汝阴郡的简介:设立与废置:三国时期:魏黄初三年独立设置汝阴郡,最初隶属于东汉的汝南郡。废置与复置:景初二年部分县划归谯郡,嘉平五年汝阴郡被撤销,县份重新归属汝南郡。西晋泰始二年再次恢复设立。治所与领县:治所:西晋复...
嘉平五年(253年),撤销汝阴郡,9个县还属汝南郡。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分汝南郡复置汝阴郡,仍治汝阴(今阜阳市区),太康四年(283年),封司马谟为汝阴王。七年,无子,国除,复为汝阴郡,领8个县。设汝阴(治今阜阳市区)、慎(治慎故城)、原鹿(治原鹿故城)、鲖阳(治今临泉县鲖阳镇)、宋(治新故城)、固始...
南朝齐时期,南汝阴郡归属于西豫州。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再次改名汝阴郡,并将豫州治所迁至汝阴县。太清元年(547年)七月甲子,汝阴县设立合州,汝阴郡随之归属合州。西魏、北齐、北周和陈朝沿袭此制。北周大定元年(581年)二月,隋朝取代北周,汝阴郡改隶隋朝,保持原有建置。然而,隋开皇三年(583...
汝阴郡 添加到生词本 cornouaillesn. 康瓦耳(康沃耳郡) 郡jun4 (名) {伯爵的领地;郡,县} comté (n. m.) comté comten. m. 伯爵;伯爵的领地;郡,县 les ducs, les comtes et les marquis 公爵,伯爵和侯爵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基督山伯爵...
汝阴郡名词解释: ①三国魏景初二年(233年)置,治所在汝阴县(今安徽阜阳县)。后废。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复置。东晋咸康二年(336年)废,后复置。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为汝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信州,六年(623年)改为颍州,初复为汝阴郡,乾元初改为颍州。②南朝梁改南汝阴郡置,治所在汝阴县(...
最初,汝阴郡隶属于东汉的汝南郡,魏黄初三年(222年)独立设置,管辖11个县。景初二年(238年),部分县划归谯郡,同时从沛国划入10个县,郡内总计有20个县。嘉平五年(253年),汝阴郡被撤销,县份重新归属汝南郡。西晋泰始二年(266年),汝阴郡再次恢复设立,治所在汝阴(今阜阳市区)。太康四年...
【汝阴郡王】 ●爵位:汝阴郡王 ●姓氏:周 ●籍贯:燕州平原郡 ●食邑:虚封5000,实封500 ●居地:上京 ●袭爵方式:世袭罔替 ●简介:萧复斜嫡妻康顺皇后周氏之母族,萧复斜落魄时,周氏一族多有扶持。萧复斜摄政之初,妻兄周硕德助益良多,荆朝建立后,周硕德被封汝阴郡王。
汝阴即春秋胡子国(在今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鼓楼街道北部和颍泉区农机校以南300米处。),秦统一六国设立郡县制,全国41个郡,汝阴县属于陈郡。东汉时汝阴县属为汝南郡。汝阴郡地处中原腹地,为军事重镇。失去汝阴,则江南不保,晋灭吴、侯景灭梁、隋灭陈、宋灭南唐都是典型的例子。历史上许多有名的...